教师的读写时间哪里来
170419 周三 晴热
每年的上半年,是各级各类论文案例参评季。
在学校做教科室主任的时候,一到这个时候,我会在学校进行“面”上动员,“点”上嘱咐年轻的老师写。后来,在区教科室负责收缴论文案例的时候,我也会不由自主提醒我熟悉的老师写。每到这个时候,我听得最多的是“时间太紧了,来不及写”抑或“等我从杂事中抽身了一定抽时间写”。
时间,对于教师而言,真的那么紧张吗?
是的,时间,对教师而言的确很紧张。四年前,我也曾经是一线教师,深知有教学的压力,尤其是对教学有追求的教师而言。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核心阵地就是课堂,上课和改作业,是其日常工作的重点。看似每天的一两节课,其实,背后的备课工作量很大。这些都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再加上,早读,午自习、晚自习,一天的时间被割裂得好像几乎无剩多少。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改作业。改作业也往往会占据教师的一部分时间,网上流传过这样的段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改作业。少壮不努力,长大改作业。生当作人杰,死亦改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改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改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改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下改作业。”这一段子在网络的一度盛行,足以其间其给教师带去的压力。
以上,是我们教师每天需要去做的,的确要占用很大时间。那么,时间有没紧张到没法让教师读写呢?
好像又不是这样。
教师每天的上课节数相对固定,作业量也是,如果能合理科学规划好时间,读写的时间有不少呢!记得有一年写博客,我一个月连续三十天写原创博文的时间,好像就是在教毕业班期间呢。
教师的读写是教师的重要素养,教师的读写时间,可以这样获得:
从工作时间的碎片化中获得。教师每天的工作量是相对固定:早读、备课、上课、改作业、午自习。我们可以在这些时间内高效率集中做好该做的事情。然后,利用没课和不改作业的零散时间,进行对自己上课和学生作业问题的检视,这需要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就是写。及时的写,更能有利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的精准和自我成长的迅速。在教育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论观照,这就需要读,可以读纸质文本,也可以网读电子书籍,还有一个便捷通道,就是网读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博客,相当于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能让自己少做教学弯路。还有,遇到自己存疑很大的地方,可以利用备课组或教研组的团队合力,进行共读和共写,这恰好正是一种新颖的有效的基于课例的校本研修方式呢。读写的氛围一旦兴起,真不愁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
从业余时间的整体化中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业余时间的运用,教师亦如是。名师和名家们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业余时间的读写真能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他的工作和杂事应该比我们教师忙与多,但是每天早晨五点,我都能看到他的定时微博发出,我知道,这不是事先设定的,而是适时发出的微博。
我们的业余时间,真的大有可为,如果我们可以合理整体运用,赋予它一个“成长”的命名,把它当做我们成长的力量。我们就会很享受我们的业余时间。不妨把业余时间划分一下:哪些时间来做家事,哪些时间用来陪伴家人,哪些时间用来独处。独处的时间,就是教师自我读写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尽情阅读和书写,消化与反思白天的工作得失,教育教学的得意与失意之处,都可以充分写出来,充分地查阅资料,修正和补充自己的教育观点。
老师们,其实,我们的读写时间很充裕,只要我们想做到读写,时间,在我们低头刷微信里。时间,在我们抱怨学生的不听话里。时间,更在我们想说没时间的时间里……
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可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园子里诗意地仰望星空。写,能让教师的教育心灵有所依附,是基于教学实践美丽的脚踏实地。
读写,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新教育倡导教师共读共写共享生命的传奇,让我们抽出时间进行适当的读写,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