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偶的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中小学生写作的最大技巧)被杂志公众号“第一阅读”采用,半天时间,该文阅读量超过1万人次。
之前也有一篇文章被我们城市的公众号“南湖家长”和孩子学校的公众号同时采用,该文是如何让自卑的孩子更自信。
还有一篇文章被两个正面管教的公众号同时采用,该文是很多孩子的自信,毁在亲生父母手里。
当‘’第一阅读‘’的编辑说,希望我的这篇文字在他们公众号发表时,内心还是藏了一点点小激动,毕竟他们公号一篇文字的阅读量少则1—2万人次,多则7—8万人次,上边发文的,好些是出版过大几本书籍的作家,算是大号。
感恩之情顿时涌上心头,在偶每月几次傻乎乎地将好几本新书往家里运时,感谢兔子爸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支持!没有愧对家里上千册的书;没有愧对2017年支付宝账单显示的买书花销的6970元钱;没有愧对偶常去家门口的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四五个小时的读书工夫。
朋友圈里有一位武汉本土的青年作家,目前出书20多本,因一次讲座的机缘认识了他,对其文学成长之路满心好奇,看到他的书里写着,上大学时,别人都在谈恋爱,上网聊天,而他已经读了1千多册书。
读了漫画大师蔡志忠的自传,他15 岁时早早辍学,立志当漫画家,经过数十年的坚持不懈和努力,他的书将哲学与漫画结合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受到大众一致喜爱。蔡先生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平凡的我——做一个精神世界极度丰富、物质世界简单普通的人。
他的书中写道,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20元,一直十分推崇唐朝药王孙思邈的养生理念:口中言少,腹中欲少,心中事少,自然睡少。
蔡志忠先生的人生智慧在于,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到焦虑,大多数人都在拼命做加法,生怕追赶不上时代的脚步,他却能看透,人生的意义更在于拥有全然的定力做减法。
蔡先生至今读书2万多册,他为何写出了几百本书?答案已找到,不在于我们的起点多低,而在于我们有没有坚韧不拔的内在毅力和深入探索的静定心性。
我们为何写了10多万的字还没有多少起色?我们写的这么多字是不是每个字都有效力?
我们读了多少本书?我们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哪个专业领域的不同细分主题?我们真正把优秀作家的行文思想和写作技巧学到了多少到自己脑子里?
蔡先生说,人的一生都在寻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他指出,9成的人,到老的时候,也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
他还语重心常地说,我们需要尽早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点,明确具体方向,朝着这个方向果断瞄准,集中火力开炮,持之以恒坚持10年甚至一辈子,应该会小有成就。
而我的稿费只有一千多元,跟自己投入的买书资金和学习时间还没有对等,但厚积而薄发,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失败。
多读好书,起码收获到一点,处理复杂问题时,内心愈加静定有数。蔡先生说,站在山脚,很难看到美景;站在半山腰,只能看到一部分美景;站到山顶,更多美景尽收眼底。书读多了,眼界、心胸、格局自然而然愈加开阔。
想必有机会读上万本书,如“庖丁解牛”般真正了解其内里,我们的写作变现之路才会真正越走越宽阔,才有可能向畅销书作家的身份靠近一些。
过程对了,结果有可能好。过程错了,结果一定不好。一些朋友对我说:‘’我现在还没有赚到钱,我干嘛花那么多钱买书和学习?‘’还有朋友说:‘’等我赚到钱了,我才有心事静下来看书,现在根本没这心事。‘’不是赚到钱了才去学习,是学习了才有可能赚到钱。
无论做什么事情,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其中,那份沉静、专一获得的快感远比物质世界带给我们的快感要持久和耐人寻味得多。
写作路上,持续精进,则能修养心性。变现之路虽不易,却也不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喜欢请点击左下小爱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