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有很多种方式,我喜欢从这个城市的书店入手。这么些年,养成一个小爱好,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找时间去这个城市的各种书店逛逛,仿佛从这些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可以窥探出一个城市对于文化的需求和品位。
虽然来安徽也有七年了,对合肥这个城市总觉得陌生,反倒觉得邻省的南京更亲近些。去合肥的次数也不算少,基本上是公务出差,有机会出来逛逛吧,又觉得没什么地方好逛的,马鞍山人到合肥,估计大部分都是这个心态。实在想不出来对合肥不那么感冒的原因,也只能怪“合肥”这个名字太土气了吧,一点历史文化氛围都没有。想来,合肥的书店也是如此了无生趣,所以一直都懒得去逛逛。但是,最近几次趁着出差的机会,逛了逛合肥的书店,让自认为见过不少“书面”的我大开眼界,从此让我对合肥这个城市刮目相看。
合肥的卡夫卡书店应该是我逛过的所有书店中最另类的一个,它居然在一个居民楼里。直到我走进那个老旧的没有任何标示的电梯的那一刻,我依然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路了,这里怎么可能有书店。出了电梯,看到一个木牌子,才相信就是这里。防盗门虚掩着,推门进去,空无一人,店员出来打了个招呼,我说随便逛逛,她又进屋去了。店主对房屋的户型应该做了一些改造,弄出一个大厅,四壁摆满木质书架,书架下还有长桌和靠背椅,显得紧凑温馨。大厅中间一侧摆了两张小木桌,另外一侧摆放着一些乐器,看来这里还可以搞个小型音乐会。阳台放上了布艺的小沙发和茶几,书就摆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整个屋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店主就在家里开了个书店。这个位置极偏,没什么顾客,书也不多,或者根本就不是为了卖书,即使多卖几杯咖啡也不足以盈利的书店,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我一边逛一边想。一个人在这样一个藏在居民楼里书店里逛,这种感觉还真是有点奇怪,我离开的时候,店员又跑出来很客气地说了声“慢走”,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刚才不是来逛书店,而是到一位四壁摆满书的朋友家拜访。顿时,我好像明白了这个反经济规律的书店存在的意义。
在家里开一间书店,看起来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其实这里面隐藏着每一个爱书人的梦想。开书店就一定要以卖书挣钱吗,以书会友不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吗!记得曾在豆瓣上关注过一个活动,发起人写道“我相信,当他们把值得售卖的100本书放在书架上后,被同样喜欢这些书的人摩挲、 阅读、最后买回去珍藏,双方亦可以相互结识,相互交流,相互交换观念——这样一个过程,远比赚一两块钱更值得玩味。”我曾被发起人的这个书店创意所吸引,为此还跟他联系了好几次,叹服他对于书的热爱。然而,这个活动似乎也没有长久坚持下去,至少从网站上已经看不到最新的消息,很是可惜。没想到的是,我在合肥的卡夫卡书店看到有人已经实践了在家开书店的梦想,虽然没有见到店主,也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钟芳玲在逛遍世界“书店风景”之后又来了国内走访各地独立书店,写了不少文章。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来过合肥的卡夫卡,我认为这绝对是书店风景里最独特的一道——它不是为了卖书,只为以书会友。
合肥有不少保罗的口袋概念书店,店面的大小不同经营的内容也不一样,我去过的是位于1912的旗舰店。果然是旗舰,好几层,酒吧、餐厅、乐器店、工艺品店、无所不包。书店走的是可爱和创意路线,装修无比精致,书籍既是商品也是装饰品,十分养眼。最顶上一层,那个巨大的屋型书架应该是书店最核心的地方,我仔细翻了翻,书摆得很随意,以文艺类为主,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大概这里还是以卖咖啡和简餐为主吧。我想坐下来翻翻书,不时被听到旁边嗞嗞作响的铁板烧饭和爽朗地交谈声惊扰,看书的心情顿时全无。个人认为,把餐厅和书店混合经营的理念没有问题,毕竟精神食粮和物质饭菜都不可或缺,但把餐桌就摆在书架旁的做法还是可以稍稍改进的。离开的时候,看着周围热闹的酒吧,吃着龙虾喝着啤酒的食客,越发觉得,刚刚走进去的确实是一间餐厅,而不是一家书店。或许小一点的保罗的口袋会更对我胃口吧。
我对新华书店一向没有什么好感,总认为国营单位的经营理念还停留在十年前,店内装修陈旧,老掉牙的书摆在架子上多年也不更新,服务员更是一副爱答不理爱买不买的死样子,想想都懒得去。最近一次去合肥培训,关在酒店里上课实在烦闷,附近有两个新华书店,正好出去透透气。位于三孝口的新华书店有五层,外墙看上去还挺时尚,上面挂着大大的24小时营业的招牌,新华书店24小时营业可不容易啊!走进去,像进了商场,一楼二楼全是各色商铺,服装,工艺品,奶茶,咖啡种种,一色小清新小文艺风格。从三楼往上才是书店,装潢和摆设完全不是印象中新华书店呆板的造型,有一种独立书店的时尚感。书店最有特色的地方是一排摆在玻璃幕墙边的长条桌椅,自然采光,俯瞰外面车水马龙,跟书架既独立分开又融入到整个书店的氛围中,这样看书的好地方自然是坐满了人,虽然那天不是周末。店里的书架摆的错落有致,既没浪费空间,又留出不少让人休息的边桌和靠椅,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人在这里呆一个通宵,至少让我呆一个下午是丝毫不会觉得无聊的。24小时书店的概念,估计最早是由台湾的诚品书店弄起来的,随后国内的不少独立书店也加入这一风潮,这次发现国营的新华书店都已经可以24小时营业了,经营理念进步真大。我没有在书店看过通宵,但我相信,如果哪一天可以忘掉工作和生活琐事,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书店,为了一本欲罢不能的书,靠着几杯咖啡,痛快地看上一个通宵,那种体验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随后又去了不远的长江中路店,一进门又被震撼了,连书店都装修得这么大气,合肥人真壕啊。电梯口那个十几米高的大书架气势足够,原木色的书架显得庄重,射灯的光线很有层次,灰色的大理石地板透着时尚,满满的高大上的感觉。看到有自助查询系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搜了一本在网上已经没货的书,店里居然还有,还能显示出有多少本分别摆在哪一个展架,按编号寻过去,真的就在。顿时觉得,实体书店还有个好处就是在网上没货的时候这里说不定还有没卖完的存货。沿着玻璃幕墙有一排栏杆,旁边整齐地摆满座椅,都是安静看书的人,几乎找不到一个空位。书店的二楼还有一个挺上档次的咖啡厅,装修文艺精致,跟整个书店的氛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次出来时间有限,两个书店都没有逛得太仔细,但能看到这样赏心悦目的新华书店,从某种程度上又提升了合肥在我心中的印象。
很多马鞍山人对合肥有点不屑,想着合肥有什么东西马鞍山没有不,带着一点大马钢时代的优越感。但是我觉得,别的不说,单从书店来看,那些散落在合肥街头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书店,就是这个城市文化活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