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出自这个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 那么,这句话里那个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不过他可不是武侠迷们熟悉的《萍踪侠影》中的那个武将,他这个真实的澹台比那个虚构的澹台足足要早一千九百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今山东武城)人,比大圣人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著名宣言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恐龙男澹台灭明当回事儿,而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即言偃)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他:  “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用现代话说, 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但固执的孔子不为所动。

澹台灭明自学长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澹台灭明虽相貌丑陋,却胸怀宽广,他并没有因为在孔子处受到冷遇而对孔子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他不但像孔子那样释《春秋》,习“六艺”  教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态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风气,“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的方法,等等。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在几十年内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他的名气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

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幡然悔悟,不胜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 ;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意思是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澹台灭明后来在他聚徒讲学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当地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纪念缅怀这位积极传播儒家文化的先贤——南昌城内有进贤门,东南有进贤县,进贤县有栖贤山,都是因澹台灭明而得名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2评论 1 16
  • 我最近在学车,因为是手动档,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离合器。 那时候我一直在质疑发明汽车的人,为什么不能在离合器中间设置一...
    李泽佳_非常拼的阿唯阅读 459评论 1 1
  • 云雾掩藏沥青 流水冲走鹬蚌 山崖夺走目光 矿石逃离铁锹 树木淹没房屋 列车分割时光 所以 你认为你能从挥别中看到希...
    _宇宙王阅读 219评论 0 1
  • 最近皆于公交站下车点等放学的女儿,“等待”一词被我从记忆中唤醒。此时此刻或是此生,你在为谁而等待? ...
    丝雨飘飞阅读 448评论 0 4
  • 匆匆地 我走了 正如我匆匆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留下对你深沉的爱
    陈小兀阅读 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