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人讨论“空手套白狼”的策略。但这其实并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所以给它带上引号。我们其实真正想表达的是,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让局面看起来更好。
1.困境
有一家电视台里,有两个频道。
频道A的收视率特别高,大概在所有电视台的收视时间里,占了7%的份额。可是,频道B的收视率却很低,只有2%。电视台想了很多办法,不管是内部优化,还是换频道负责人,情况都没有好转。
因为收视率直接决定广告费用,较低的收视率没有办法赚钱盈利。如果你是这家电视台的台长,你会怎么办呢?
这天,电视台新来了一位台长,他只做了一个调整,频道A和B的收视率都上来了。
他把频道A中一个低于频道A的平均收视率,但还比较受欢迎的节目,转移到频道B去播放。因为频道B的收视率低,移过的节目可以平均收视率拉高。
又因为调整过来的节目低于A频道的平均收视率,所以A频道的整体收视率也得到了提升。
一个简单的内部调整,没有产生额外的成本,就让电视台度过了阶段性的胜利。
2.威尔·罗杰斯效用
这个台长使用的就是“威尔·罗杰斯效用”。它的名称来源于美国脱口秀演员,威尔·罗杰斯。
他在一次脱口秀中开玩笑的说:“那些从俄克拉荷马州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人,提高了两个州的平均智商。”
他的意思是,愿意离开俄克拉荷马州的,智商是低于那个地方的平均智商水平的。但即便如此,这个州的人,也比加州的人的平均智商高。
所以,这个效应的意思是:当我们把其集合中的元素移到另一个集合后,两个集合的平均值都提高了。
一如前面电视台的例子。
也就是说,虽然是左手倒右手,但平均了实力后,整体的数据和呈现反而更好了。
3.灵活使用
那么对于“威尔·罗杰斯”效应,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灵活使用呢?
比如,大多数人都有的,间歇性努力。就是某一天突然被什么给激发了,然后畴躇满志的学习几天。在接下来又因补偿心理作怪,又好好放松一下。
想要避免这里情况频繁发生,那你就想想“威尔·罗杰斯”效应。当你有意识的把效率和休息平均一下,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了。本质上,高强度的集中学习和放任式的休息,都不是健康的成长方式。
我们的内心都这两种状态,其实都非常排斥。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资源分配,也可以利用“威尔·罗杰斯”效用,重来一遍。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说的“空手套白狼”,是在不改变外界情况的条件下,努力拿到最优解。学会“威尔·罗杰斯”效应这个小技巧,认真思考它在你生活中的可行性,你一定能看到它给你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