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怂,也是一种格局

人到中年,终于学会了认怂。

这几天学写对联,看到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秀才说自己写一幅对联能卖七文钱,四幅能卖二十八文。

有个农夫笑话他:“四七明明是二十七,亏你是个秀才,数数都不会!”

秀才一听,非常生气,就和农夫吵了起来。两人吵得面红耳赤,过路人围过来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两人越吵越激烈,甚至动起手来。

打架,秀才哪是农夫的对手,被打得鼻青脸肿,万分委屈到县衙去告状。

县太爷问明情况后,二话不说,把秀才拉出去打了二十板子。

这个迂腐的秀才更加不服 ,非常生气地质问县太爷:“您明知道四七不是二十七,为什么还打我?”

县太爷说:“你堂堂一秀才,却和目不识丁的老农争吵打架,斯文扫地,不打你打谁?”

故事虽小,却让人沉思。

工作和生活中,谁没当过“秀才”呢?

为了工作,谁没有争得过脸红脖子粗?

为了鸡毛蒜皮,谁没有过斯文扫地的难堪?

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凭一腔热情生猛冲撞,总觉得非论个对错、争个短长不可。

经历人生的风霜雨雪之后反思,有这个必要吗?

天宽地广,人生百态,哪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没有什么绝对的非黑即白。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认知殊同,无需强求一致。

面对质疑,云淡风轻、后退一步、认怂包容未免不是一种格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