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七种结构型模式之一

1.前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可以发现:当一个对象持有另一个对象时,其实可以理解为两个对象进行了关联。这种关系不像类的继承是静态的、不可变得,相反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是常见的解耦方式。当耦合度低时,持有者和被持有者可以独立变化,甚至进行扩展,而不会相互影响。

2.概念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变化。其中,“桥接”就是指以桥梁的方式进行连接,而连接的对象是分离后的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

一个类的属性各自发生着变化,并对类产生着影响,说明它有不同维度的改变,而“抽象”、“实现”就是这样的两个维度。以杯装咖啡举个例子,若将它抽象为类,则有属性杯子和咖啡。有点不同的是,在桥接模式中,“杯装咖啡”对象实际只有杯子的功能,通过持有“咖啡”对象具有了完整的功能。下面的场景中,注意与装饰模式进行比较。

3.场景


有一天去咖啡店,你点了杯咖啡。店员肯定会问你,想要什么咖啡,你可以选择蓝山的、拿铁的、不加糖的等;选完后,有的店员还会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杯子,可以是玻璃的、陶瓷的、印花的等。

4.写法


// 1.定义实现部分,通常为接口或抽象类
public interface Coffee {
    // 2.定义此维度的行为
    void make();
}
// 1.定义抽象部分,通常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upCoffee {

    // 2.持有实现部分,及相关操作
    private Coffee mCoffee;

    public CupCoffee(Coffee coffee) {
        mCoffee = coffee;
    }

    protected void make() {
        mCoffee.make();
    }

    // 3.定义此维度的行为,可完善和扩展
    public abstract void holder();
}

实现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这两个维度的具体逻辑,若有必要,可进行完善和扩展。这里特别像装饰模式,但请注意,装饰模式中,代理者和被代理者得实现相同的接口,而桥接模式的两个部分是各自实现不同的抽象。

public class BlueMountain implements Coff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 {
        System.out.println("做了份蓝山咖啡");
    }
}

public class Latte implements Coff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 {
        System.out.println("做了份拿铁咖啡");
    }
}
public class Glass extends CupCoffee {
    public Glass(Coffee coffee) {
        super(coff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holder() {
        make();
        System.out.println("用玻璃杯来装");
    }
}

public class Ceramic extends CupCoffee {
    public Ceramic(Coffee coffee) {
        super(coff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holder() {
        make();
        System.out.println("用陶瓷杯来装");
    }
}

在使用时尽量使用接口或抽象类,以降低耦合度,方便后期维护。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客户可能选择的逻辑
        Coffee blueMountain = new BlueMountain();
        new Glass(blueMountain).holder();
        Coffee latte = new Latte();
        new Ceramic(latte).holder();
    }
}

5.总结


桥接模式其实没什么明显的缺点,若真要算,也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不好把控。因为任何多维度变化类或者说多个树状类之间的耦合都可以使用桥接模式来解耦,那么是否需要分离、如何分离,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度把握很考验经验。毕竟过度分离,会导致抽象类和接口爆炸性的增加,反而导致代码的可阅读性降低,甚至影响用户的使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场景问题# 1.1 发送提示消息## 考虑这样一个实际的业务功能:发送提示消息。基本上所有带业务流程处理的系统...
    七寸知架构阅读 5,117评论 5 63
  • 设计模式汇总 一、基础知识 1. 设计模式概述 定义: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
    MinoyJet阅读 3,991评论 1 15
  • 在正式介绍桥接模式之前,我先跟大家谈谈两种常见文具的区别,它们是毛笔和蜡笔。假如我们需要大中小3种型号的画笔,能够...
    justCode_阅读 1,806评论 0 7
  • Iterator模式 (迭代器) 一个一个遍历 一个集合类可以遵守 Iterator 协议,并实现一个 Itera...
    SSBun阅读 1,880评论 0 15
  • 今天周末,闲着没事,打卡一张五官中的耳朵,依然先结构后明暗!好想说夏天太阳好大,坐在屋里开着电风扇还是汗流...
    冬日丶麋鹿阅读 5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