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车为马 驰骋天涯——千里走单骑

      二、3月28日  千里走单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五点起床,给大黑加满油,简单地吃过早饭后离开服务区已是六点半了。早晨这二三个小时的自驾往往最出活,天亮、车少、人的精神也好,所以在长途跋涉的自驾行中,我多采取的是早睡早起。

        几脚油就出了辽宁,从山海关这天下第一雄关进入河北了,人车也来到了关内。曾几何时,从陆路闯关东的山东、河北移民,就是从这一关隘逃向东北,那背井离乡的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依稀就在眼前。

        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享受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带来的便捷,谈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数十年甚至百年前的流民做梦也想不到的情景,我们的祖先曾经遭受的困难一去不复返了,真是沧海桑田。

        我们从京哈高速G1的唐山东转入津唐高速G25,从葛沽互道绕过渤海湾并入到荣乌高速G18,再次进入赵燕大地河北。从太行山下的驿马岭隧道进入山西地界,这儿是山西的北部,我们的车穿梭于山西的内外长城之间,车窗外不时闪现的便是曾赫赫有名的长城关口。

        长城亦是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历史上的战争多半是这两者间冲突的产物。比如刚刚走过的雁门关,它一直是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对峙的前沿阵地,有人说历史上在雁门关发生的战争上千次,较大规模的就有140次之多。秦汉时期的霍去病、卫青、李广等人曾在此大战匈奴;唐时的大将军薛仁贵在此对抗过突厥;北宋的杨家军也在这儿大显身手,保家卫国……

        而今,长城内外早已融为一家,民族的大融合才使我们生生不息。

        山西省的轮廓好似一片树叶,其间的高速公路又似树叶的叶脉,一条纵向的主叶脉及数条横向的叶脉共同组成了山西高速公路网。我们正是从北向南地沿着这条主叶脉穿行于三晋大地,这片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山西因独特的地貌有着“表里山河”之称,也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多年来唯一没有变更区域的省。这儿是中国古建筑之乡,保留着大量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75%,为此我前后自驾来山西七八次。

线路:绥中——唐山东——葛沽互通——王庄堡——大营枢纽————襄汾

里程:1109公里  时间:13小时  宿:襄汾服务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