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输出必要性

  输出思想者应该通过结构模型的方式输出知识。

  我们看到文字的时候,首先是对单个字的识别,再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再将每句话进行联系,来试图理解它的表达。

  人类在这个世界能存活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将事物进行整合。我们抬头看满天星辰,会将大多数星星联系到一块看,比如那群星星像老虎,而不是简单去把它们孤立辨识。在远古的生存中,原始人类,会将动物进行区分,哪些是可以捕猎的,哪些是要躲避的,哪些是可以圈养的,正因为整合联系能力,使人类区别了动物,踏上了文明的征途。

  而对于我们现在的人类,我们虽然有整合联系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没下意识的。我们看到了A事情,B事情,我们不由自主的把AB联系到了一起。比如今天买了一个新笔,然后去考试考的非常好,那么我们不由自主的将买了新笔和考试考的好联系到了一块。难道考试考的好是因为买了新笔,那从决定性的因素来考虑,是因为你掌握了这个知识,而不是一只新笔决定了你考试的好坏。而整合联系能力,有时会将无关的事情联系到一块,也有可能是将有关系的事情片面联系到一块。对于文字的阅读,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读者的学识、理解力、阅读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对文字的理解不同,进而在大的层面促使读者不能够正确理解文中表达。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那就要给输出者提供一个正确的归纳线路,从大的目标告诉读者我将要带你去哪里,现在有几条路,你将会选择哪一条。而在前进的过程,你需要带什么,怎么行驶,你都要明确告诉读者。这样他才会很好的整合,明白你的真实意图。而不是直接说这里有几条路,有交通工具,读者整合的理解,以为你要给他提供不同的方向,而你要表达的是去一个目的地有不同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