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这样的道理,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很难清楚的说出“为什么”,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老一辈,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在生活中看到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真实的案例。
大多数现代人,普遍接受了西方的逻辑思维,凡事要问为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西学,而不是传统文化,包括我这个中年人。
大数据正在颠覆我们的旧时代,不仅是技术,而是一种思维革命,大数据时代的思维逻辑之一,更注重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律。
中国也有因缘果报这种说法,但它的本质是相关性,不是因果逻辑,影响人生的因素太多,按照标准的因果律是得不出结论的。
我在看自己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十二岁看下辈子,基本适用于大多数孩子。其实只要有机会,接触儿童大数据的(老师或幼少儿工作者),基本都会相信这一点。
人生而不同,这个不同到底体现在哪里,基本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已经显现得比较全面了,不管他的先天气质,活动量,反应伐,还是他的天赋领域,基本都能显现。
到了六七岁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他的思维品格也基本已经定型,幼儿园的老师以做幼儿工作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一点。上次去女儿学校参加活动,有人问老师,自己的孩子要不要上幼小衔接?老师直接就说,你们家孩子的表现,不需要上幼小衔接,一看就知道她上小学,一定会各方面做的不错。
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人,大多数都会认同,十二岁以后,对人一生的改变已经很有限了,核心都在都在十二岁前就定型了,天赋领域、心智模式、行为习惯。
参加女儿的学校活动,很容易就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显示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先天气质,第二个是家庭环境对习惯和品性的影响,第一个是生的问题,第二个是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都在于父母。
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还是有些压力的,调整好状态,做好心理准备,小学六年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好的品格与习惯,这个主要靠父母和学校,学区房还是很重要啊!不仅老师不同,更重要是同学不同,好孩子堆里长大,养成好习惯的概率就要高很多啊!
越是好小学,对家长的要求越高,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孩子上小学,父母整个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
我比较乐观,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一变,世界立刻就变。如果我们父母本身就有很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相处习惯,那么带孩子这件事儿,就变非常轻松容易。
如果我们自己的很多习惯不好,要想把孩子习惯培养好,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跟自己三十多年的经历是对抗,此刻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做战友和榜样。
快乐精进六年,跟孩子一起培养好品格与好习惯,我们以后的人生,都会更幸福和顺畅。
前几个月,在上海听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培训,收获巨大。她的核心理念是,婚姻幸福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人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跟孔子的核心观念一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西方人跟中国人的亲密关系不同,西方人把婚姻放在前面,而中国人把孩子放在前面,其实没有对错啦,接受现状、持续精进就好。
教育孩子是一个人的事儿,就是我自己,我好了,孩子不会差哪儿去,这个好,主要还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好,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也不要太自责,这样已经不错啦,放孩子一条宽一点的路,也给自己一条宽一点的路,既不指责,也不自责,接受现状,努力前进就好。
俩娃12岁以后,我基本就是真的大师了,期待!
出书训练营 第55天 邢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