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之所以会有如此感叹,起源于今早阅读的一篇文章。那文章的标题与内容均已记不清,倒是作者字里行间对古人的态度让我满腹忧愁。
那名作者言辞激烈地批判了古人吗?完全没有,甚至恰恰相反。
纵观全文,作者在多处赞扬了“古人的智慧”,然而这种赞美才真正让我心忧。因为作者先生并非是以一个平等的姿态去欣赏古人,去赞赏古人的智慧。
相反,他以一个“过来人”、“现代人”、“文明人”的视角去审视古人,所以他的赞美也就类似于大人对小孩子们的夸奖。大人夸小孩子聪明,再聪明在大人眼中亦是小孩。
我想,我们这个年代,大抵是个不甚崇古的年代。
在之前是不如此的。我看相关资料曾见雍正皇帝的一句自我评价。
“朕反躬自省,虽不敢媲美三代以上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实对之不愧”
这里的“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朝。从雍正皇帝一句评价里便可以看出时人“崇古”的心态。追慕三代的圣君哲后,自以为不如。
翻一番史书也常能见到古人对“尧舜禹汤”的赞美。(“尧舜禹汤”都是三代以来著名的贤君仁臣,后世追慕他们的道德故而将其并列记挂在口中)
我们这个年代大抵不如此,说来惭愧,我个人第一次听闻“尧舜禹汤”四字是小时候在电视剧《鹿鼎记》里由韦小宝调皮念出。
仔细想想,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为什么不崇古呢?是“力量”上超越古人太多太多,故而升不起恭敬吧。
古时不能谈别离,一别离即是断肠。因为山高路远再会无期。如今我们出门坐一坐高铁,千里之遥不过转瞬抵达。古时楚霸王不过举一鼎,后世多少代都传唱着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现如今我们随便一个起重机,七八个鼎就那样调起来了。
是啊,我们现代人呢懂的多、力气大、还行的远,为什么还要对对古人“平等视之”,乃至于“心生恭敬”呢?
可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力气大,行的远,然后我们就更文明了吗?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伤亡最惨重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距今不到八十年。
我们力气大,行的远,然后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亲密了吗?古时父母死,子女服丧三年。子弑父母是惊天的惨案,连县城城墙都要被挖去一角,已示羞耻。
我们力气大,行的远,然后我们就过的更快乐了吗?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每天都要在闷罐里颠簸数小时往返上下班。空气污染空前严重,食品安全让人心忧。这些比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水田园又如何呢?
结尾借用一下狄更斯先生的句子,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化浊
2018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