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讲座第二天,会场早早地便座无虚席。上午第一场,有幸聆听深圳市龙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向浩老师带来的《游山西村》。向老师是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深圳市“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重点强调“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足”,按照平仄的规律应该读去声,“z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屏幕先展示作者陆游介绍,学生齐读,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

尝试齐读古诗,读后教师指导。

出示全诗平仄关系,自己尝试练习,指名展示。发现学生读的相对快,韵味无。老师示范领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示范领读。

领读后,再尝试个人读,要求,读出韵脚,单独指导。随后齐读,要求速度慢,韵脚长,放松。整个课堂非常轻松有爱。经过老师第一环节认真的指导,学生有了明显的朗读变化,有了韵律和节奏。

再找同学单独示范,老师指导“平、仄、入”读的都很好了。再找男生挑战,要求慢下来,点评具有七律诗的韵味。前期这么久都在指导朗读,包括昨天的《天净沙秋思》,都是用了大量的朗读指导,看来,名家倡导古诗词的朗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尝试填空。每一句都写了“乡___”?学生们都在动脑筋,效果非常好。

只有读懂,才能概括的如此贴切。

乡民有什么特点,先齐读,再体会,哪些字词体现了乡民的特点。学生回答“留、足”体现了乡民热情好客。

给了支架(意象),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乡景?学生说的非常丰富多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增加意象,谁还能说一说?读诗歌要学会联想。不断有同学挑战,丰富描述。把山西村的画面感浮现眼前。

从陆游的更多诗文,体会陆游的“不闲”。课堂最后,老师让大家尝试背诵诗文。课程结束。

老师本人说课。教学是最真实的,不能隐藏孩子的“不知道、没学会”。他的课堂最注重的是课堂慢下来,没学会读一直读,没学会理解,一直理解。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落实,一种考虑学情的人文教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言文最终目的是文化传承与反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随意翻译文言文,古诗文翻译以后就缺少了原有的韵味。

以《狼》为例,说明了文言文的精炼。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午第二场,是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的白皛老师带来的《作诗初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做游戏:很多混乱的句子,拼成4首诗。比赛速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分享分类方法。引出“押韵”

继续做游戏:出示诗句,选填最后一个字。体会押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讲朗读方法,所有押韵的字要拉长,加点字要略读。老师泛读,学生齐读。老师强调指导韵字。试读第二首诗。教师发现问题,领读。

师领读。

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押韵的规律。双句必押,三句一定不押。押韵押平声,第三句是仄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押韵。

为了抒发放下情绪。

感受完之后,尝试练习。要求,押“下平声十一尤韵”,从这些字当中选择合适的字,尝试完成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生自己上来读。像诗人一样展示自己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提高难度。继续练习。此次用“上平声一东韵”。学生展示完成果,课程结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老师讲座《吟诗作诗,童年开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输入是为了输出。背诵是为了创作。给我的思考是,我讲绘本,是不是后期也要尝试写。应该比写诗相对简单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课、下课铃声都是吟诵。

展示吟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诗。

古诗创作10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午第一场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带来的《写场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红楼梦切入,深入浅出讲场面。

场面的三种写法:

1.重点列举

2.差异呈现

3.点面结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6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并表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会了开始练习。通过你观察到的图片,写作。时间8分钟。提醒,关键是差异呈现。

自我评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展示作品。8分钟的习作,给台下老师惊喜。这节课给人感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都学会了,运用的不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带来下午第二场课程。《“钱眼”看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讲一个自己和钱的故事,然后写出来,让学生读。学生评价,内容单调,过于简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改变以后,请学生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重点研读红色字。全体齐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察图片,从钱的角度说一说,钱的感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请同学们拿起笔,以“钱”的角度,写你的感受。

孩子展示自己作品。老师点评,课堂结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张老师自己说课。张老师主张生活作文。他讲了三个自己身边的例子,和学生写作的例子,意在阐述,写作其实就是把生活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我们的孩子是太不会观察了,观察好了把事情和心情记述清楚即可。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今天的学习,课容量很大,收获颇多。这种学习方式是用真实的课堂呈现的,对一线教师太有帮助了,值得借鉴的东西有很多。今天围绕的主题是诗词的学与写、写作。老师们都有很细致的课堂指导,切实交给了学生方法,并以小见大,相信不仅对学生一生有影响,对在场的几千教师,也是宝贵的财富。给了我们方向和方法,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远远的不足,还是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探索,一直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