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换个思路,如果只要你每天跑完5公里就奖励你100万,你觉得你会坚持下去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难道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意志力吗?
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即使自己很想努力提高,结果却不如人意,付出很多却收获很小。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01 知识、经验以及成功是可以简单复制的吗?
学习对每个上进的人来说都是永恒话题,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要,不同的方法导致不同的结果。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以至泛滥,网络上各种知识、经验俯拾皆是,供人任意取用。而且随着知识付费的火热,稍有名气的人都开始收费卖内容了。
但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简单复制是行不通的。
遗憾的是,很多人空有学习上进和提高自我的热情,却不及细想,一厢情愿地去模仿,妄图复制别人的成功,当然不会成功。
有句粗话:“人成功之前说什么都是放屁,成功之后放屁都是真理。”有些人,总是把某些成功人士的话奉为圭臬,妄想和别人一样成功,岂不好笑?
打个简单的比方,别人是台双核的I7,他当然可以把各种大型游戏玩的很转,并大秀眼花缭乱的特技,而你只不过是台古董级的486,就想把游戏复制过来跟别人一样玩?可能吗!
让我们来看什么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02 你的内心属于哪一类?
人是受意识控制和驱使的,人的种种行为都源于内心的意识,这包括思想、精神、意志等等。
不同的内心,看事物不一样,做事不一样,结果当然也不一样。
心是昏暗的,眼就无神,看事物只见表象,做事时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心是明净的,眼就有光,看事物直达本质,做事时提纲挈领、事半功倍。
根据心境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人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混沌迷乱型。
《西游记》中说猪八戒:“一生混沌,乱性迷心。未知天高地厚,难明海阔山遥。”
正因为他的心是迷乱的,所以他会被菩萨变化的美女引诱、会去偷妖怪故意留下的漂亮衣服、见了吃的就走不动、一遇困难就嚷着散伙分行李。
但我们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取笑猪八戒,因为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是否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做事时是否一心一意、毫无杂念?
心是不是平和的,还是经常处于焦虑和不安之中?
有没有被名利心、贪婪心、嫉妒心、计较心、猜疑心等妄念?
这种心境的人,就是没有活明白,不知道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做事只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难以成事。
另一类是明心见性型。
“明心见性”本是佛教用语,“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作为普通人,实无必要研究高深的佛理,现实中努力修行,一样可以达到如此境界。
孟子有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你看刚出生的婴儿,他吃奶的时候就吃奶、睡觉的时候就睡觉、啼哭的时候就啼哭,怎么想就怎么做,没有分别心,不会被干扰,“明心见性”就是这种境界。那些真正的大人物,往往有时像个孩子。
不像我们成年人,非常容易被各种诱惑扰乱心神,内心起伏不定,迷失自我和本性。
就拿《西游记》里取经这件事来说,最坚定的人就是唐僧,他是如来二弟子金蝉长老转世,他清楚只有取得真经才能化身成佛。一旦心定了,所以他见美女不起意,视富贵不留恋,遇妖魔不害怕,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
这种心境的人,说通俗点,就是活明白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做,懂得取舍,依照自己的本心做事。所以,他们不管做什么事,往往能够十分专注、坚持到底,最终成功。
这两种类型的人并不是严格区分的,而且是动态变化的。
要想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必须要懂得为人做事的心法。
03 “一心”——为人做事的不二心法
这个社会的浮躁程度超乎想像,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做事静不下心来,工作学习没成效,究其原因,首在心法不对。
何谓心法?简单地说,心法=世界观+方法论,是合二为一的东西,是可以运用的智慧。
人都需要学习,但那么多的知识、经验,你不懂运用的条件,不知是否适合自己,不会运用的门道,学再多也是徒劳无功的。只有懂得正确的心法,学习才是有效的,做事才能成功。
这种心法,如果非要命名的话,可以叫做“一心”。大致有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向内寻心。
为什么要向内?“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生的真谛其实就在自己心里。
人活一世,总要有点追求吧,或追求财富、或追求地位、或追求名声、或追求学识、或追求长寿等,而这一切,都源自心头。
不修心,即使生在富贵之家,也难以长久,那些胡作非为的富二代,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这就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愚蠢之人,越有钱罪恶和灾祸越大。
修心,即使寒门草根,也有出头的一天,世道再差,白手起家的人永远都存在,毛打天下靠的是拼爹吗?这叫做“内圣外王”,功到自然成,果熟自然红。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眼光都盯着外在事物,天天盘算着自己的计划、目标,何时要买房,何时要买车,何时要升职,何时要加薪。
不是不去考虑,而是换个角度。不是从外向内,而是由内向外!修养自己的心灵,做好自己的事,那些该来的就会来的。这叫做“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你工作干得好,老板不加薪,那是他不会用人,早晚有人来挖你。房价那么高,即使买不起房子,难道就应该焦虑吗?可不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5年、10年之后还买不起房子吗?能不能先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
二是逐本舍末。
寻心,寻的是什么?寻的是本。
何谓本?就是内在的东西,而一个人除了身心以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
通俗地说,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外在的,皆不是本,本就是“无”,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
但如果一切都是虚幻,人都没有追求了,那还活什么劲啊?
不过不必担心,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能做到的都成圣人了,圣人境界又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要认识自我,懂得取舍。
所以,你要扒开自己、反省自我,把那些不重要的全部扔掉,只留最重要最真实的一个自我。只要你不欺骗自己,你就能找到“本心”。
这时,你就会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自己适合干什么,自己该干什么。
当你只剩下一个目标的时候,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三是一心不二。
找到“本心”实不易,守住则更为艰难。
不管做什么,首先问问是否符合“本心”,是的话就一心坚持、不生杂念,不是就别做,这就是心法的要领。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你如今为取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唐僧听了,则只管走路,再不想别的事了。
只有守住内心这个源头,才能消除种种外在诱惑。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人一旦真的下定决心要干什么事情,那是一定能够成功的。如果你真的下决心减肥,那是必然可以做到。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行为要合乎本心。尼采说,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伟大情感的强度,而是伟大情感的持久度。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比如玩手机这件小事,跟你的“本心”有关吗?很多人拿起手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很多人这点都控制不了自己。
如果守不住本心,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功亏一篑、万劫不复。
四是无心无碍。
无心无碍,则是“一心”的更高层次,做事的时候再不想事,连事情本身也忘了。那时候就不再需要克制、坚持,而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有人说,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常心,就如虚竹解开珍珑棋局一样,随意一着却正中要害,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境界,虽然可望而不可及,但只要坚持修行,也并不是达不到。
这就是“一心”心法的四个步骤。然,知易行难,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修行全在自己。
让我们回到标题,为什么很多人非常想努力却难以进步?
根本原因是不去修心,内心始终是迷乱的,游移不定。就拿减肥来说,其实他们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减肥也死不了,照样活得挺好,减肥往往是受人影响,或只是做个姿态。
而为什么一旦奖励100万就能坚持下去了?因为这时你心就定了,眼里只有这100万,再没有其他想法了,再不会被干扰,没有什么能比这100万更加诱惑。
但这个世界是没有人天天奖励你100万的,我们只能靠“本心”,去学习、运用、坚持和修行。
唯此一径,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