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是有不解的困惑。或者说,愁苦的人是不了解快乐的前提是什么。
快乐的前提是理解自己有无实现快乐的能力,这包括人的一技之长、富有弹性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其中最主要是人的放弃能力。因为人的痛苦,主要与面临必须要放下但又放不下的东西有关。如放不下已有的成就、荣誉、地位、面子等,放不下亲情、恋情、良心、责任等。谁要放下这些都很困难的,前者是一种精神丧失性的痛苦,后者是一种良心折受磨的痛苦。但要解痛,活得轻松,确实需要人在必要时的放弃能力,这也意味着有承受痛苦的能力。
第二是有接受差异的能力。如夫妻冲突,其简单而主要的症结就在不容差异。吵架本身,说明夫妻双方都有“理”却不被对方理解的委屈,吵架既是一种保护受屈的防御,也是一种为受屈泄愤的攻击。麻烦的是为了不输“理”而要陷入斗争,代价是温情的丧失。因此要理解,吵架是双方有差异,不管是价值观还是生活习惯还是行为方式的差异。理解差异是各自身上“对”的特质,而非相互攻击的“异物”。理解差异是鸿沟两边的真实,关系和谐就取决于双方对真实的尊重、对差异的接受。
第三是要有接受不解的能力。我们要求自己必须按做人的道理行事,但也接受我们有时候做不到讲道理的无理,即允许自己有时有非理性的情绪或行为,允许我们接受生活中存在的不解。
比如,你总爱行善事,人们会说你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但我们还是要行善事;当你把爱献给别人,你会被反咬一口,但我们还是要施爱;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正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但我们还是要帮助他人;你如果要成功,得到的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我们还是要成功;你坦诚待人,却遭来伤害,但我们还是要坦诚待人。……这是人性的纯朴与奸诈的会面,是人性的善爱与虚弱的碰撞。
人生,奇妙的世界,有太多可理解的美妙,亦有无数不解的荒诞。理解那些不解的人,他们在软弱流露私心躁狂时,都是毫无逻辑、不讲道理、自以为中心的。接受那些不解,不等于纵容人性弱点,而是只有理解的境界方能容纳软弱、修复缺陷。理解只有那些心中有爱心灵自由的人,才具有接受的理解境界,才能达到“做自的事,让别人去说”的人生自由。
理解理解,也理解不解;追求理解,也接受不解。这就是生活,这也是我们要获得快乐的重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