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知道我多想参加#345烧脑节#活动,尤其是看着永澄老师他们每天朋友圈的花絮直播,羡慕得我都想关闭朋友圈了!!!要知道,我可是连线上的都没有参加!
因为!!!
1.十一要回家,我清楚的知道,我在家里是没法保证听课效率的,每天的琐事定会很多。
2.这可是烧脑节!除了要保证有效率的听讲,还得有质量的输出(这是现在我做事情的目标)。开学后还有一大堆设计图和别的既定安排来袭,我没时间反复重听及输出。
3.因为上个月基本满课,我还有一部分内容没来得及整理,脑袋还装着东西,得利用十一小长假整理出来。
4.以现在的能力见到这些个大神,我会被虐死的,完全跟不上节拍,肯定就吓得钻进小角落里了。
5.我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现场去现场去现场!!!
2
这个十一我不无聊,不同于以往的追剧、躺尸,我开始尝试改变,这是我对于这七天的一个小规划:
10月1日 完成广场设计套图;纸老虎立项+校对预处理
10月2日 9:30前完成校对提炼;收拾东西回家
10月3日 探望姥姥;整理家务
10月4日 重听整理习惯管理系列课程(后面有反馈及笔记)
10月5日 完成花镜设计;思维导图课程
10月6日 思维导图作业;整理《品牌》两节课笔记
10月7日 返校;纸老虎内容汇总
虽然看起来安排很多,但我依然觉得有很多时间被空闲,因为这毕竟是假期,我多少要休息;虽然计划的很好,但依然会被意外事件或其他琐事来打断。比如我要跟好朋友约约约;比如我这几天超级困,头沾枕头就会睡着;比如突然就来个家庭聚餐;比如完成一件事的时间超时太多。
因为我知道每次在家里的状态都是:白天琐事一大堆,晚上很早就犯困。所以我对每项任务的完成时间都是没有固定限制的,所以我常常不是当天就能完成所有既定目标的。不过我觉得从制定到实施我就已经成功了,要知道这对一个从小学开始就把作业提前在学校完成,回家只管玩的我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我没有很贪心,因为我刚开始调整,我记得MVP,我不会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很完美,我得慢慢来,持续做。
3
我本来只是想写写习惯管理课程的反馈,没想到前文这么多,醉了。刚开始打算一篇文章中包括六节课程的笔记加上我的反馈,可是写完两节课时感觉有点长,读起来不方便,就两两一篇了,再加上这篇给出的一点点反馈。
习惯管理系列课程是易仁永澄老师在赤兔上的六节分享课,分别是:
【一】为什么越坚持越失败;
【二】这样养成习惯,不失败才怪;
【三】习惯养成反复中断怎么破;
【四】用一个对策解决所有习惯问题;
【五】习惯养成21天真的够吗;
【六】手把手教你规划出自己的好习惯
笔记链接:
主要讲了:越坚持越失败的原因;解决习惯问题的本质;不能坚持的根本原因;习惯反复中断的原因及方法;习惯的分层和分类;习惯养成过程的阶段和状态;如何找到你要养成的目标习惯;如何制定弹性灵活的计划;如何做好准备防范风险……(这些只是为了给我个框架提醒我想起里面的具体内容)
4
一个小总结吧,说说课程更新了我的哪些认识。
1.不要随便说坚持,因为“坚持”本身就带着强迫,每次说坚持都会不开心。
2.没有支撑的坚持是不会成功的,坚持的背后必定有坚定的意志力;高度的执行力;充足的防范措施等来支撑的。
3.人类最底层的信念就是玩,所以做一件事情要会玩,尝试把有趣的事情代入结合。
4.动机挤出效应好有道理。本来打卡是为了监督自己早起这个动机,结果被排名前后的满足感的动机挤走了,因为一天打卡失败就再也不打了。等等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所以有句话叫“不忘初心”嘛,以后做事情都会这样想,想本来的动机是什么,想被什么动机替代了。
5.其实习惯不用坚持,需要坚持的都不能成为习惯,就像每天洗刷、吃饭是习惯吧,它不用坚持吧。
6.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才要做计划。因为人对未知事情是充满恐惧的,而做计划可以减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不安全感。
7.我们不用害怕失败,所有的失败都是可以改进的前提,关键是搞清失败的来源。标准设定应该是渐进温和式的,判断好自己和环境的状态才能据此来设定标准。
道理知道了,但实际操作还有好多东西不会,好期待海比特训练营啊,一直等一直等的十月份的海比特听说又被推迟了,嗯,不然我再参加一遍真自由好了,上次没怎么用心的感觉,而且听说现在训练营升级的好高大上,去见识见识,哇咔咔~
5
下面是七天的反馈:
1.玩也玩了,任务也做了,很开心前五天的任务除了花镜设计都完成了,因为家里工具不够,还有一点点画图的抵触小情绪花镜只完成了大概的构图和设计思路。
2.思维导图训练营顺利结营,附个总结炫耀一下吧《我的思维导图特训赢》^_^。
3.其实很感谢老妈的理解啦,这个假期是抱着手机和电脑最长的时间,因为有好多整理要用,老妈竟然没说我。
4.很遗憾和小伙伴没约起来,时间很零碎,计划的很好,却又老是被意外占据。亲爱的,我们下次约~
5.爹爹的惊喜回家,让我推迟了返校的计划,晚上跟老爸聊了很多,让他知道我的计划,更多的也是借机梳理一下自己吧。
6.看着自己做的计划加上时机的巧合决定再次改变行程,完美的在7号坐上学长的包车回校(11点出发,而现在我正在车上整装待发,呼呼呼~)。
7.还想着在路上整理消化未完成的《品牌风暴》笔记,却忽略了姐姐晕车这个事实啊,看来我要开睡了~
8.下一步,我要尝试使用项目化思维制定计划,至少得加上目标和时间成本,这样就可以使计划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