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迭迭的灰色,建构出我们寄居的浮华。高楼大厦,有时阳光普照,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冷漠得令人难以感动,每个人走过的路千回百转,但是他们留下的足迹有多少足以令你停步回望?而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随着命定的指引,我们必须经历生、老、病、死。或许你不怕死,但人的晚年往往有一段时期是逐渐失去健康,走向死亡的,而这段时期正是最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
风景流动,每日景物依旧,身边故事的一切都是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不过,他们——老年人的年代,已经不会再回来了。
a simple life 是电影《桃姐》的英文片名,关于今天的写作,来源于昨日电影的观看。
昨天下午给一个孩子家教,我翻看手机上的日历,周三,按照以往的惯例,物外书店每周三晚上七点将会播放一部电影或者一个座谈会!当然,我是喜欢这种氛围的。于是打开订阅号看看今晚的主题,《桃姐》,说实话,我是不喜欢一个人观看这类主题题材电影,犹豫了下,给学生上完课我匆匆搭车来到物外书店,当时已经六点半,顾不上吃饭就前往了四楼书店。
到达店内,里面到处都是看书的人,安安静静,那种静谧祥和的环境感染了我,于是,我快速走到墙角边拿了一本《我的名字》书籍坐在投影仪前的台阶上。由于没戴眼镜,默默的坐在第一节的台阶上,前仰着身子,眯着眼睛,也许那个姿势很滑稽,我还是默默的坚持到了最后把电影看完!
一个年过六七寻的老奶奶和刘德华扮演的罗杰之间发生的一个感人的主仆故事!整个电影弥漫着一种沉甸甸,阴沉沉的氛围,虽说感人的环节很多,但当时却让我的心情很沉闷,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当桃姐由于中风进入养老院,面对着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院友时,她的内心是崩溃的,却又在强装坚强,回忆着其中的一幕幕,却又不得不令人眼眶湿润。桃姐收藏着罗杰小时候的照片,给他煲卤牛舌,在养老院接到罗杰兄弟们电话一个一个喊出他们的名字,在过年时院友们一个一个被接走,留下她一个人默默的伫立在养老院的门口,那个矮小佝偻沧桑的背影是否让你有一丝丝怜惜?其中的痛楚谁又会了解?
说实话,我不喜欢养老院,看着这部电影,真的很同情那些老人们。我似乎感觉到,进了养老院,就像半截身子进了土里,等于吃了慢性自杀药丸,等待着死神的到来!那种如死一般的沉闷,没有一点朝气没有一丝活泼的养老院,让每个老人的脸上显露出呆若木鸡无牵无挂的神情!当时看到这部分时,我有点想离场的感觉,因为让我本身怀着一种兴奋的情绪被带入到了谷底,但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离开,我默默的坐了下来!
看到桃姐,我想到了自己的奶奶!虽说与奶奶情意不深,在我六岁时离开人世,却还深深记得她的模样, 她的发型跟桃姐很像,安详却又有几分坚强!这种记忆来源于儿时在爷爷家,爷爷从怀里掏出照片问我记不记得她是谁,到现在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影片快到结尾时,桃姐卧床不起,病魔缠绕着她,痛苦、难受,让她如坐针毡!但是她很幸运,有一个这样的“干儿子”照顾着她,直到她离世!悲伤的音乐让人落泪。
写这么多,并不是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确,处于年少青春的我们,也许真的不知道真正的“愁”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愁什么呢!”“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还有很多目标没实现呢,一个字‘愁’呀!”
但我也确真的感受到亲人的离世给家人们带来的伤悲。记得大二那年暑假,我在武汉做兼职,接到妈妈的电话,说爷爷瘫痪在床,身体动弹不得了,当时那个眼泪啪啦啪啦的掉,第二天立马回家了!
看到骨瘦如柴、动弹不得的爷爷,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吃不了饭,靠打葡萄糖,靠用吸管喝水维持生命,大小便更不用说了,全部在床上解决,家人们就这样陪着他,这样的日子持续了20来天,最后看着爷爷走出这个世间!昨晚看着这个电影,桃姐离开世间的一幕,罗杰为她整理被褥和袜子,感动了多少观影者,又让多少人回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又让多少人后悔不已!
哲学的观念是世间是一个矛盾体,理想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看完了电影,我回来上百度,搜豆瓣,才知道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最后想说:以后我不想在看这类让心情沉重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