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
玉龙雪山坐落于青丘国的北部,天寒地冻,终年积雪,因其银装素裹,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雪山顶上有个道观,围墙外泛黄的墙皮层层剥落,漏出里面青色的石块,道观只有一座大殿,破旧不堪,在洁白如玉的雪山中,显得有些萧瑟。道观占地不到半亩,大殿门前破旧的匾额上依稀可见“火龙观”三个鎏金字样。道观的后院是一块平地,孤零零的长着一颗梅花树,给道观增添了一抹亮色。梅花树的一边焦黑,枝叶全无,另一边枝繁叶茂,花香暗涌。道观里有两个道士,一个老道士,一个小道士,一个年过花甲,一个黄齿小儿。
玉龙雪山下方圆百里只有一个小镇,小镇无名。山上山下两片天,山上寒冬腊月,山下四季如春。镇中2000多人安居乐业,一片祥和。七年前,老道士应邀下山讲法,回山时,行至半山腰,突然大雪纷飞,乌云蔽日,老道士压低斗篷,艰难前进。半刻钟后,道士隐约间在雪中看见一道阴影,走进一看,是一只神异不凡的梅花鹿,两只鹿角如火焰般不停变换,雪白的周身布满梅花状的血色图案,梅花鹿身后背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说来奇怪,玉龙雪山终年积雪,当下正值凛冬,大雪封山,北风呼啸,撑着离火罩的老道士仍感觉冷风刺骨,但襁褓里的婴儿却不哭不闹,只是瞪大眼睛望着老道。一旁的梅花鹿仿佛是老道的至交好友,对着老道士点头示意,又回头用鼻尖碰了碰婴儿的额头,转身踏云离去,留下婴儿躺在雪地里。老道士长叹一声,一脸落寞,抱起婴儿仔细端详了一会,摘下斗笠盖在婴儿头顶,一步一步顶着风雪往山顶走去。
白驹过隙,七年后,玉龙雪山鹅毛般的大雪依然下个不停,火龙观的后院里,一名7岁左右的小道童身着道服蹲在雪地里,手攥芭蕉扇,瞪着双眼死死盯着眼前半人高的炼丹炉,疯狂吹气摇扇,两只眼睛被烟熏得通红,口中念念有词:“急急如律令,药王快显灵,十全大补丹,随我意显形”。语毕,丹炉底部的火焰顿时跳涨,明黄色的丹炉炉壁烧的通红,只见半人高的丹炉腹部竟然裂开一张大嘴,三条腿一登跳到半空中,怪叫一声:烫死我啦!随即吐出两颗覆盖青光的球状物体,甩开三条腿在院子里狂奔,满嘴喷火。道童眼疾手快,一把扔掉扇子,两只手牢牢地把两个球型物体抱在怀里。一边往道观里奔去,一边大叫:师傅,师傅,丹药炼成啦!
火龙观大殿由六根石柱撑起,大殿高堂上只供奉了老子骑青牛的石雕,供桌上摆放的香炉青烟淼淼,一名须发皆白,身形干瘦的老道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老道身后站着一位40多岁的肥胖中年人,一副富商打扮,紫色的绸衣上纹满了铜钱花纹。只见他低头垂首,一个巴掌大的锦盒举在眉前,一言不发。中年人在殿外等了三个小时,殿内又等了三个小时,心里不免有些急躁。突然大殿的木门被撞开,一个7岁左右的道童冲进大殿,怀里抱着两颗球状物体,一脸兴奋的撞到了富商的后背,富商一个趔趄差点将手中的锦盒抛出,恼羞成怒的富商回头瞪了道童一眼,刚想斥责,却看到了让他惊悚的一幕:一个肚大腰圆的丹炉,摇头晃脑的跟在道童身后,龇牙咧嘴。富商一时竟忘了言语,怔在原地。
小道士住在山上七年了,除了老道士,从来没见过一个生人,第一次看到富商打扮的中年人,不免一时发愣。
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殿外的雪花飞舞。
老道士缓缓起身,从富商手里接过锦盒,张嘴吐出一口清气,锦盒上的黄色符纸悄然飘起燃为灰烬。富商虽然对仙家手段早有耳闻,但今日见到仍然感觉不可思议。锦盒里静静的躺着一枚玉佩,盒盖打开后,玉佩就缓缓浮到半空,玉佩系着一根红色丝线,整体呈青白色,雕刻着一只形似乌龟的异兽。道童和他身边的丹炉都痴痴的盯着玉佩,前者觉得玉佩十分清切,后者思忖:这是个好宝贝!不知道能不能吃。忽然老道士袖袍一挥,玉佩消失不见。两人一丹炉顿时一阵惋惜。
“三通,丹药炼成了?”道童原来叫“三通”?富商打扮的中年人暗暗吃惊:“按照道门的辈分: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这小道士是三字辈?不对!难道是通字辈?”中年人摇了摇头,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道观至少存在千年了,道童怎么可能是第三辈?
道童抱着两颗丹球递到老道士面前,老道士皱着眉头,看着笑容满面的道童,又看了看道童怀中的“丹药”,一时语塞。中年人差点笑出声,丹药?两颗丹药都比小道士的头都大,叫丹球是不是更合适!老道士两指朝着丹球一点,两颗丹球飞快缩小跃入锦盒中。老道士将锦盒递给了中年人:“回去之后,给你的两个幼童服下。”中年人大喜过望,一边弯腰鞠躬连连道谢,一边又不着痕迹的将锦盒藏进袖中。
道童闷闷不乐,心想自己炼丹前前后后花费数日,到头来却给别人做嫁衣。老道士似乎知道道童心中所想,望了他一眼,小道士觉得胸口一热多了一物,用手一摸,心中窃喜。
“仙长,七年之约已到,范某奉家父之命,特地登山请您下山做法,不知您意下如何?”中年人脸色一正,拱手问道。
老道士望了望门外漫天的雪花,一时出神:“又是七年,下山吧!”
观外,风雪中隐约可见四道人影缓步朝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