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妹妹早早起床叫醒我,并问我:“我去街上,你有什么让我带的没?”我想了想说:“带上一个人,你愿意吗?”“你是说你。”是的,我要去。征得妹妹同意,翻身就洗漱整装待发。这下本来就是妹妹和她男朋友计划去赶集,变成了他俩再加上我和爸爸,就是四人同行。

爸爸一贯是花一个小时从家里步行去街上。我们当然不能丢下爸爸自己坐公交车。陪他走,就当做是锻炼,所以每次赶集回来,腿总是很疼的。可是也有好处,既锻炼了身体,也欣赏了一路的风景。可以慢慢的行,也可快快的跑,可驻足观赏那路边一朵怒放的野花,也可抬头仰望天空中的鱼鳞云,感受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的暖洋洋。

妹妹一路上很活跃,话总是不停的从她口中流出来,仿佛不知疲倦的小河,稀里哗啦,而内容听起来好像都是关乎我们的生活之类,很是亲切。谈到开心处,我们都笑得是那么的灿烂,宛若今天的晴阳。

这样可以赶集的街一般是城乡结合的地方。要论繁华,只算得是比村里的早市要好些。它应该算的上是乡村的购物天堂吧!两边的居民区中间夹着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上小商贩的小摊摆满了整个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有店铺的商家则张灯结彩就着音乐来拉拢充斥在街上的消费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用在此时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也投身于这样的街市之中。我们从街头的各式小摊一路望下去直至街尾。第一遍我们是没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没吃早餐就出发,因此走了那么远的路,能去街上吃一顿早餐是一件很满足的事情。街尾的早餐店里的人同样也很多。我和爸爸买了老味道的糖包子吃,妹妹和他男朋友则去吃米粉。吃米粉的人又多要等,而吃包子又快,于是我们分成了两路,我和爸爸一路,他俩一路。这自然也给这对小情侣一些空间。少了我和爸爸这两个电灯泡,估计他俩是偷着乐吧!

我和爸爸又重新投入这人流中去。我们买了饺子皮,糯米粉,板栗,橘子,大蒜,辣椒,土豆,菠菜,皮蛋,饼干,炮竹。可谓战利品多多呀。左手右手一袋袋的拎着,所有的重量都在手上,只觉得勒的不行不行的,感觉手都要废了。在街口处,迟迟不见妹妹的身影。于是我和爸爸便打算先走。手上的东西重到没法像走来时那般的轻松,于是我们赶上了刚发动的公交,乘车回去。在离家最近的路口我们下车步行,快到家的时候。妹妹搭乘的摩托从我们身边驶过,停在了家门口。我们四人回家第一件事是先找条凳子坐下,因为我们真的很累。

这样日子就是我们乡村最平常的赶集,累并丰富着,因为你所想象的街市商品远不如你所见到的多,而且生动。

赶集的日子里隆市街是一场盛大的农贸交易会开展的胜地。这会临近过年,可以买到的东西基本都是过年你需要的东西。只要你需要,基本都有,而且在价钱上相当不错的。正所谓“物多价廉”,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农村生活,恬淡,娴静,适意。除夏收农忙外,其它日子悠闲,赶集成了人们消磨时光的最好方式。 我们小时候赶集的地方叫云...
    剑行天下阅读 2,620评论 32 17
  • 赶集,是70后们最难忘的记忆,回忆起的是无尽的欢愉和永远的甜蜜。 小时候,父母一声“赶集去了”,我和弟弟便手舞足蹈...
    蓝厌厌阅读 1,066评论 0 2
  • 小时候最喜欢的日子就是过年的时候,“腊八一过就是年”,进入腊月后街上一天比一天要热闹。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摊子,有烟...
    子不语花开阅读 465评论 0 0
  • 赶集是文学上的表述,至少我故乡不是如此表达,父老都叫“去圩”。这是壮族人特别的表达方式,直到如今我还不适应赶集的说...
    杏林煮酒阅读 464评论 0 2
  • 我的第一次赶集印象很深刻,既怀念又悲观,想起都能让我泪目,一辈子也无法忘记。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妈...
    忧郁的妮姐阅读 3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