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了,终于开始讲演绎论证了,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拿手技能,一起来学习吧。
先了解四种直言判断:
A:所有的……都是……
E:所有的……都不是……
I:有的……是……
O:有的……不是……
(其实我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用A、E、I和O代表而不用A、B、C和D呢?仔细一想,A应该代表的是all,E代表的every,那么I呢,代表is?那为啥不用N代表最后一个?)
再理解几个名词:词项,主项,谓项。分别解释,词项就是要填进省略号处的短语;填进第一个省略号处的是判断的主项,谓项就是填进第二个省略号处的短语。这里我们用字母S代表主项,字母P代表谓项。请注意,只有名词和名词短语才可以做词项。
以上四种直言判断可以分别用文恩图表示。“圆圈”代表判断中的词项所指的类别,阴影部分代表空集,X代表非空即至少包含一个元素(标注A和E判断需要涂上阴影,而I和O判断需要在图表中标注X)。至于空白的部分,代表未做陈述,可能有元素可能为空。
虽然只有四种标准的判断类型,但是它们的代表性很广泛。大部分想表达的内容都能改写或转换成这四种形式中的一种。
比如,每一个X都是Y,可以转换成所有的X都是Y。
只有X是Y,可以转换成所有的Y都是X。
X仅限于Y,可以转换成所有的X都是Y。
还有两种表述在转换成标准形式时比较棘手。一种是关于单称个人的陈述。
比如,“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家”,它指明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家这个类的一员。而直言判断总是涉及两个类的,而亚里士多德不是“类”(不能说所有的亚里士多德都是逻辑学家)。解决办法就是把它看做陈述只有一个成员的类,本例中的成员就是亚里士多德了。因而可以转换成“所有和亚里士多德同一的人都是逻辑学家”(同一本来想换成一样,但是感觉不严谨,不过仔细想想,同一好像也不严谨,不晓得这里作者是什么意思)。
以上被描述的个体不仅限于人,对场合、地点等的类似表述也可以进行相似处理。
一种是指包含不可数名词的陈述。比如,“煮熟的秋葵荚难以下咽。”有两种转换方式,一种是A判断:所有煮熟的秋葵荚都是难以下咽的东西。一种是I判断:有些煮熟的秋葵荚是难以下咽的东西。
对当方阵
主项和谓项分别相同的直言判断间是互相对应的。“所有的X都是Y”和“一些X是Y”是对应的。但是,“一些X不是Y”和这两个判断就不是相对应的,因为它们词项所处位置不同。
有对应关系的A、E、I、O四种判断间存在着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被称为对当关系,该逻辑关系可用方阵图来表示。
A判断和E判断是反对关系,它们可以同时为假,但不可能同时为真。I判断和O判断也是反对关系,它们可以都为真,但不可能都为假。A判断和O判断以及E判断和I判断是矛盾关系,它们的真假正好相反。
根据以上原则,如果我们知道A判断为真,那么E判断和O判断一定为假,I判断为真;但是如果我们知道A判断为假,那么就只能推断出O判断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