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处世看重一个人的品性,逆境重生则看重一个人的格局,少抱怨、别委屈、经历过的格局那才叫格局;成功学大师们教的格局,还没我冰箱里昨天晚上的剩饭值钱。
著名作家二月河老师曾说过,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落到锅底时,只要肯努力,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向上。
生活起起伏伏,高潮和低谷,一直交替出现,到处都是锅,或者说是“坑”,掉坑了不可怕,一直待在锅底或者坑里才可怕,你要么变成烧焦的锅巴,要么变成一只“坑底之蛙”。
还记得武侠小说里的那个情节吗?当你摔下悬崖,活下来,不放弃自己,苦心修炼秘籍,参透世间的真谛,也许你就有了所谓的格局,也就成了“大侠”。
少抱怨,没人听
前段时间在节目《超级演说家》中看到崔万志的一次演讲,不知道是感动还是产生了共鸣,眼睛里一直湿润着。
主人公崔万志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小农村里,可惜命运多舛,他刚出生的时候因为脐带缠绕脖子,导致呼吸受阻大脑缺氧,使得崔万志说话不利索,从此落下个残疾的毛病。崔万志的人间游戏开局就是个高难度,往后的经历也注定了不会太轻松。
崔万志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导致他用非常优秀的成绩考上当地重点高中,校长却依然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甚至粗暴地从学校把他的包裹行李给扔了出去。
为了给孩子求得一个上学的名额,他的父亲跪在地上哀求了两小时,可惜还是没有用。
看到父亲的狼狈、学校的狠心,自己却无能为力,他说“我恨,我恨,我恨,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平。”
父亲捧着他写满不甘的脸,无奈地说道:“抱怨没有用,书还要不要读?回家吧,一切靠自己。”
回家后,崔万志没有辍学打工,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像个loser一样怨天尤人,而是拿起书本在家奋发自学,终于三年后他不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本以为这段励志的故事应该可以结尾了,但是对于崔万志的真正打击才刚刚开始——工作难找。
因为竞争激烈,刚出校门的崔万志像捕鱼似的到处撒网投饵,投了几百份简历,结果全都石沉大海了无音信。这让狗头菌想起了自身的经历,刚毕业的那两三个月真的非常痛苦,每天各种招聘网站和招聘会到处投递简历,每天赶两三趟面试,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了,这份工作要么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要不就是根本与专业不对口。
其中有一次找工作的经历让崔万志终生难忘,那天他很早就去了人才市场照例投递简历参加面试,由于来得早他就排在了前列,可万万没想到,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扫了他一眼,就讲了一句话:“让开,别挡着后面的人。”
那天,比起刮脸的寒风,这个主管的话也许更能让人从脊梁骨凉到脚心,这时他脑子里又想起了学校门口父亲对自己讲的话:
“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
于是崔万志狠下决心,决定自己创业,最后崔万志从白手起家,一直到身价上亿,很成功很励志,可是他的创业之路并不是那么轻松。从摆地摊开始,他还开过书店,开过超市和公司,过程是真的很不容易,自己书店被烧、超市被偷、开公司的时候欠了400多万的债务。
所有的挫折、痛苦、委屈接踵而来,崔万志选择沉默,他很清楚“抱怨没用,一切只能靠自己。”
命运给了他最低的配置,他却沉默不语,全盘接受,努力打出了翻盘一局。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哀嚎,就对你手下留情,更不会有人心疼你的遭遇,就帮你摆平一切。
身处低谷时,不要打扰任何人,把痛藏好,把嘴闭上。要记住:小孩子才会到处诉苦,成年人得学会自己扛。
别委屈,没人懂
我猜你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工作乱七八糟,失眠和失恋一样,半夜就想发个动态或者朋友圈发泄一下,噼里啪啦打了一大堆字,可最后又像个泄了气的气球,手指不自觉地把想发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删了。
当自己遇到困难,跟朋友和家人联系上了,结果因为面子和害怕,自己难以开口,好不容易开了口却又和平常一样,漫无目的,没心没肺地吹一些牛皮,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其实并不是你们之间疏远了,因为你知道说出来,别人理解很容易,但需要别人真正能够帮上忙并与你感同身受却十分困难,你的经历只是你的经历。咬紧牙关,耐着吧~
我的父亲是一个在我们家乡圈子里很有名气的“连续创业者”,什么叫连续创业者呢?一直在创业、一直在失败、一直在攀登、一直在跌落;他的故事开头或许和很多创业大佬都一样,都是传奇,只是父亲的结局不大美好。
我与他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在饭桌上听他讲起他的那些年。听到他的那些年我常会觉得备受鼓舞,我常会觉得自豪骄傲,但父亲的神情就与我有截然相反的差异,他的眼睛会充血,语气会不自觉微抖,眼角总会一直闪着泪光,年少时总是不理解。
这或许就是上述所说的,别人很难与你感同身受,即使是你的儿子。
父亲年少时,家庭殷实富足,在我们这个六线城市,80年代的时候他上高中,我的爷爷就给他配了一台日本摩托去上学,想要什么基本也都能满足,在我们小地方日子也算过得还不错,毕业后的父亲当时并没有选择去考公务员或者进编制,而是和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疯狂创业的人们一样——下海经商。
起初,因为父亲人非常聪明,为人诚实豪气,加上社会阅历丰富,做一些摩托车和零配件的贸易生意,也挣了很多钱;我依稀记得他跟我说,他当时一个月挣3万的时候,我外公是某个局里的领导一个月工资也就600多块钱,买个彩电抠抠搜搜的,而他倒是大哥大、索尼的移动电话、雅马哈的音响、DVD影碟机这些洋玩意儿经常买了玩,从来不着家吃饭。
也许是受他的偶像刘永好、黄光裕、王石和我们云南的褚时健老先生的影响,后来父亲觉得挣“小”钱没意思,想挣真正的大钱。
于是我的父亲就搞了很多生意做,有摩托车城、砖厂、肥饲料厂、肥皂厂、培训学校和矿场,结果出人意料,后面他做这些生意都不太顺,摩托车城因为资金链断裂失败、砖厂因为合伙人捣乱失败、肥饲料厂因为那年碰上了禽流感失败、肥皂厂因为遇到非典失败、培训学校因为政策原因失败,最后一次矿场失败让他彻底沉默了10年,他赔了3000多万。
从矿场生意失败后,他的人生后半程就像这08年的A股走势一样。
输光了所有,他回家了,却依然欠着很多债务,吃饭都已经成问题了,他的朋友、合伙人,甚至兄弟姊妹都疏远他。但为了母亲、我和妹妹的生计,他把所有人都求了一遍,最后甚至包括我的外公……
没有人愿意帮他,我依稀记得有一段时间父亲非常窘迫,每天只吃一包泡面,连着吃了几个月,到最后连泡面都吃不起了,他就去买了一些老干妈,弄了一大袋土豆和米,每天吃的就是老干妈配烤土豆或者稀饭。就这样熬着,但是我很奇怪那个时候的他,没有歇斯底里的颓废着,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心无旁骛地看书、写字、看新闻、学电脑和学炒股,有时候不想看书就出去打零工,听母亲说父亲有时候一天出去打3份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再也没有找人帮忙。
当时每天即使很累,他也会抽空带着我和妹妹去租电影和动画片的DVD碟片来看,带我们画画练字,每天坚持接送我和妹妹读书,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今时,我有时候因为一些困顿的遭遇或棘手的事情询问他,他总会说两句话:“老子吃过的苦你做梦都想不到,你龟儿屁大点的事怕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和“做人得靠自己,有时候爹妈娘老子都靠不住”我懂了,但没有完全懂。不过我挺好奇的,他究竟吃了些什么苦,还能做到这么自信的?随着家里的生活各方面好转,我也开始懂了一点点。虽然父亲老了,但我总觉得他比我年轻,因为我总是觉得父亲的脑子和胆子都比我大。
我想起了上文崔万志父亲的那句话“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
人生并非坦途,高峰有时,低谷亦有时。
面对生活的毒打,咱们应该像个成年人一样,把情绪调整好,把委屈放一放,沉稳度日,好好生活。因为很少有人能帮助,理解并感同身受你,有时候可能你的儿子也不能。
经历过并且成功的人才配有格局
这些年突然冒出了一个词——“格局”,一夜之间各种书籍、报纸、文章、节目和小视频,天天嚷嚷着,“做人要有格局”、“你格局小了”、“有了格局大钱自然来了”、“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没有格局注定一辈子平凡”、“没有格局即使你再有钱也是个土鳖”,一下子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的,生怕没了格局这辈子就废了,仿佛有了格局就啥都有了。
几乎也是一夜之间,各种成功学和人生大师就像农家肥堆的豆芽似的,齐刷刷地冒了出来,天天跟你讲如何挣大钱、如何做人、如何修炼格局、如何颠覆行业甚至掌控世界,拜师跟着他们学,就可以拳打比尔盖茨,脚踢巴菲特,秒杀500强。
快醒醒,想靠着这些大师学到格局并成功?你可能想多了,格局这玩意儿学不会的,得靠经历,经历这东西只有你自己来。
这帮农家肥堆出来的成功学大师们唯一成功的就是——成功收割了相信他们鸡汤的韭菜;不信你查查,这些成功学大师有几个高中毕业的,甚至初中毕业的。这时有人就会反驳我,学历不重要,很多大老板小学都没有毕业,你看人家大师百度上这么多头衔,还出了各种书籍,创办了这么多企业和这么多名人合影,这难道不算成功?
我弱弱插一句嘴,第一,别拿幸存者偏差说事;
第二,这种事情大师们可以花点钱嘛,花点,哪怕编呢?花不了多少钱。改个词条多少钱,买个假证空壳公司和编个头衔多少钱,找个不入流的出版社拼本书多少钱,花不了多少钱。
不过在这里小声逼逼一下,名人合影这个操作确实得花点钱,国内也有很多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就比如当年,一群微商找米国前总统奥巴马合影,圈内报价一次就得20多万上下,搞这个这个确实得下点血本。
言归真正,为啥还有人被这帮大师收割韭菜呢?
我认为,原因是很多人搞反了一个逻辑,不是先有了格局和成功学,然后就能成功。
正确的应该是,经历磨难存活下来,刚好抓住天时地利与人和,再加上自己从经历与磨难中汲取的经验,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这种不容易的成功积累下来的经验、套路、财富、资源和人脉,也许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格局,有了这种“格局”的人再套用这些东西,干其他的事情大概率也会成功。
换个说法就好比,有钱人都有私人飞机一样,你不能说人家有钱人,是因为先有了私人飞机,才有的钱;你应该理解为人家有钱人,是因为有钱了,之后才有的私人飞机。
格局很多时候往往是经历过磨难,并且凭着坚韧意志活下来成功的人才可以获得的,不是听两句鸡汤或者看看成功学大师们吹牛就会的,在这里我多句嘴,格局更不是读两遍《人性的弱点》之类的书就能有的。
接下来讲讲一位我认为很有格局的老人,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先生——褚时健。
褚时健,一个有争议,但并不影响他是一个传奇的老人,曾被誉为亚洲烟草大王和中国橙王;
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贫苦农村里,早年丧父,然后就辍学回家,种地、烤酒、做农活与母亲撑起了全家的生计,那年他15岁;
1949年,褚时健参加游击队,任边纵游击队2支队14团9连指导员,那年他21岁;
1950年,褚时健任盘西区区长,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他22岁;
1955年,褚时健任玉溪地区人事科长,与夫人马静芬结婚,那年他27岁;
1958年,褚时健被下放到农场改造,后来担任新平县畜牧场、堵岭农场副场长,曼蚌糖厂、戛洒糖厂厂长,那年他30岁;
经过一系列的沉浮,他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机。1979年,褚时健临危受命接手了即将倒闭的玉溪卷烟厂,那年他51岁;
1986年,玉溪卷烟厂“第一车间”革命,“三合一体”制度建立;
1987年,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卷烟行业第一;
1988年,玉溪卷烟厂的第一品牌“红塔山”正式打响;
1993年,云南红塔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褚时健任云南红塔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那年他已经67岁了。
危难时救活了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一手缔造了红塔山这个品牌;当时玉溪卷烟厂在褚时健的带领下成了全国第1和世界第5的位置,并且当时每年云南省60%的财政收入都是玉溪卷烟厂上缴的税金,他后来也被誉为“亚洲烟草大王”,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
可本该到他安享晚年的时候了,1999年1月9日褚时健因为巨额贪污犯罪被判入狱,导致家破人亡,曾经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了,什么烟草大王、什么卷烟厂、什么红塔山、什么董事长,一夜之间都跟他没有了任何关系,那年他71岁。
很多人以为这位传奇的老人这辈子算是到头了,可是褚时健并没有像那些凡夫俗子想得那样就此一蹶不振,在监狱等着养老混日子。
2002年,褚时健因病保外就医,途中他盯上了橙子,于是褚时健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轮回。
后来褚老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橙子,他还用上了当时烟厂的那套商业运营模式,不断的研发、改良、育种和种植,借助互联网与电商的风口营销。
不仅如此,在种植橙子的时候遇到困难,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研究资料,常常一个人研究到深夜,此外褚老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山上搞橙子、看书、看报纸、听收音机,并且无论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每天都一定要看《新闻联播》。
一个人对待低谷的态度,很多时候能够决定他人生的下一程高峰在哪里,是8844.43米,是8611米,是8586米,还是没有高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2013年,褚老的“褚橙”产量平均每年有1300多吨的增长;2014年,“褚橙”的销售金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个亿。
说起这个褚橙,我吃过并且印象非常深,褚橙在我们这边也叫冰糖橙,第一次吃还是公司团建时候发的,当时第一次看到,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还记得那天办公室突然传来一股子非常浓烈香甜的水果香味,不论是在公司前台,还是会议室都能闻到。
我就很好奇,起身去看看什么水果的味道这么强烈,看到同事们在分一些皮全是绿色的橙子,像橙子又像柠檬,大伙儿吃得不亦乐乎,我下意识就觉得这个橙子应该比柠檬酸,于是立刻就打退堂鼓了,因为我换过假牙,对冰的和酸的东西非常忌讳。
可是看同事们吃得非常畅快,我就很疑惑,不酸吗?好吃吗?于是我忍不住弄了一小块吃,结果非常意外,这个褚橙不仅不酸,而且有一股非常清爽的甜味,与那些甜得发腻的水果不一样。还记得那天,我一口气吃了6个。
ps:这个褚橙的照片,我放下面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就长这样,我觉得多数人第一眼看到它都不会觉得它甜,但褚橙是真的很甜,很清爽的甜,给人反差感很大。
刚好机缘巧合,女友也在玉溪读大学,他们学校每年都会给他们免费发褚橙吃,我也沾光,每年都会请她寄一些来给我。
作者我看过很多媒体对企业家们关于对褚时健的采访,很多大佬对褚时健非常崇拜,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我觉还因为是褚老的那股子精神和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格局。
跌得越低,活下来,反弹力越大。这不正和金庸先生笔下的那些跌落山崖下的大侠一样吗?大侠们的格局不正是这样形成的吗?
有钱=成功=格局,这是格局的一种形态,并不是唯一形态。我觉得还有很多格局,就比如,对于“大侠”们来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一种格局;对于老师来说,明德明理,成人成己这是一种格局;对于伟人和实干家来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一种格局;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高兴快乐,这也是一种格局,其实咱们凡人有这种格局也已经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