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管理时间的本质在于管理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奇地在掌阅上搜索了一下《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发现除了这本书,吉姆·兰德尔还写了《成功:为何不是你?》《说服力:如何让他人改变想法》《毅力:如何培养自律习惯》《创造力:跳出盒子思考》等一系列短小精悍、精炼简洁的书籍。

这套简单有趣的个人管理丛书,每一本都能在一小时读完,书中的漫画幽默生动、很有可读性。

《时间管理》这本书融合了许多关于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名家著作,提出的小方法都会运用事例和漫画加以说明,有趣又适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意识是时间管理的先决条件

开篇作者就提到,只有对时间流逝保持高度敏感,你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者。

吉姆·兰德尔一直在做时间日志,每天睡觉前记录当天是如何使用每一个30分钟的。在一周的末了,讲各个常规项目所用的时间进行汇总。

作者提出:你必须意识到你对时间的感觉。时光飞逝时,你在做什么?时间停滞不前的时候,你又在做什么?意识到自己对时间的感觉,可以使你更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如何花费时间的,才能更有效地管理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2.目标提供路线图

只有当确定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时,我们才能决定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者把目标设定成我路线图,他与上大学的女儿一起做了一个“目标——步骤——时间——分析”表,通过时间表,更能合理的安排时间,从而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

图片发自简书App


3.高效的利用时间

作者提出:尽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把没有成效的时间转变为富有成效的时间,这就如同找到了更多的时间,为自己“创造”出了时间。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创造时间呢?

①匹配时间和精力

创造时间,不是凭空让一天多出一个小时,而是将自己的有效时间和有效精力匹配起来。

比如说,你早上精力最充沛,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完成那些最艰巨的任务。

很多人提出时间是不能管理的,我们需要管理的是自己的精力。有时候当天任务没有完成,不是缺少时间,而是精力不济。所以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我们必须先学会管理自己的精力,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利用空隙时间

花时间思考一下,在一周内自己有多少空隙时间,记录下来,然后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利用这些空隙时间。

作者所说的空隙时间应该就相当于我们经常说的碎片化时间,在地铁站等地铁的时间,在公司等电梯的时间,都属于空隙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时间我们可以让它悄悄溜走,也可以拿来刷朋友圈,但是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些宝贵的空隙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阅读一篇文章、听一则音频、回复一封邮件等等,我们的人生会更有效率。

此外,关于如何管理时间,作者还提出了把对时间浪费降到最低程度、战胜拖延、制作任务清单、及时处理每一项任务、将想法转变为行动步骤等方法。

图片来自于书籍《时间管理》


不管是自我意识、目标提供线路图,还是匹配时间精力、利用空隙时间,是管理时间的方式,本质上还是管理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