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贵忠老师教育思想选

          【志正书院】

          生命的底色

一片素白之布,第一次染色如果是红色,那红色便是它的底色。以后,不管再被什么颜色涂染,都不会影响它红底色的存在。

第一次染色如果是黑色,那黑色便是它的底色,以后无论怎么涂染,也改变不了它的底子是黑的。

教育如染色。

家庭教育是给孩子的第一次染色,以后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直到自我教育,都是对生命的第二、三、四……次染色。

父母亲如果整天怨天怨地、怨来怨去,那家庭便是个充满怨气的环境,给孩子染的第一道色是抱怨。在抱怨中长大的孩子,心永远是不安和躁动,时间久了形成的是恨,生命是六神无主的状态。

如果父母亲是性和守正之人,那家庭中充满了和风正气,孩子受和正熏染,染的第一层色是祥和、宁静、端正。在和正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心永远是和谐内敛的,时间久了形成的是爱,他会爱自己、爱亲友、爱生命、爱生活……爱他所在的世界,生命是性和守正、坚定不移的状态。

我们为人儿女,回首自己的父母亲为我们染的第一道色影响之深远,不是能意识到一些什么吗。

我们为人父母,远望二十多年的儿女的生命状态,会不会意识到我们为孩子染的第一道色对他们也同样有深远的影响呢。

生命的底色影响的是人一生的走向、状态以至命运,生命的底色由父母亲涂染,染成红色(和正)则孩子儿时幸运、一生幸福,染成黑色(怨恨)则孩子儿时不幸、一生苦熬。

为人父母,慎思慎行!

        一一闫贵忠

          【志正书院】

        浮躁的原因是没扎根,迷茫的原因是没方向。

        故,我们不在去掉浮躁和迷茫上下辛苦,而是在扎根和找方向上做功夫。

        扎下根了,就不浮躁了;明确方向了,就不迷茫了。

        所以说,道之高明不是在问题本身上找解决方法,而是让问题消失。

        ——闫贵忠

        【志正书院】

        物质生命活在自然之间,呼吸是我们分分秒秒都在与自然互动。吸的是清气,呼的是浊气,自然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活在社会中的我们,精神生命亦是如此,听的是什么信息、看的是什么信息谓之吸,说的是什么语言、发出去的是什么信息谓之呼。

        我们的社会生命也在呼吸之间,不值得思考吗?

          ——闫贵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