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由夏丏尊和叶圣陶合写而成,是针对中学语文教学(当时叫国文课)中的问题所作。全书以小说为形式,穿插了语法、词汇、工具书、文学史、读书笔记等多个中文知识,也反映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学校风貌和社会环境。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将读法和写法打成一片,又采用通俗浅易的语句,易于初学者阅读。
随便记下点感想吧。
1.读书是为了触发。
知乎上有句流行话:不仅要有输入,更要有输出(大意)。如果读诗只为了记住几个漂亮的句子,读小说只为了记住几个精彩的情节,读专业书只为了记住前人的观点,那么就算读再多的书,人也不过是个数据存储器,而且还比不上一个U盘存储量大。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触发的本领其实就是观察力、领悟力和敏感度。从人人皆熟知的地方看出新意,再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便是读书有所得了。
2.读书要有计划有选择。
茫茫书海,如果没有计划,很容易淹死。首先,给书籍做好分类工作,经史子集分好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其他书也按专业领域归类,看起来会方便很多。第二,多读经典原著。读经典,因为它们是历经时间淘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用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话来说,是富有开采价值的“富矿”。读原著,因为任何人,哪怕是权威对原著的解读都不可能代替原著本身。
3.写作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是“说什么”,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形式是“怎么说”,即作者行文的手段,这里既包括了记叙、抒情、议论等写作手法,也包括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甚至包括一字一词的斟酌。古人特别讲究“炼字”,著名苦吟诗人贾岛甚至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言。当然我们也不必完全像他一样,过于拘泥字眼,要学习的是他对创作的认真态度。遗憾的是现在大部分人太急于说出自己的思想,忽略了形式上的推敲,使文章显得粗糙。
4.理想的师与生
《文心》中塑造的教师形象,循循善诱而平易近人,而学生也是好学、乐学、善学,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紧紧相随,两者相处得十分融洽,是一种理想化的师生关系。现实中我没有感受过这种对知识孜孜以求的学习氛围,绝大部分人为了好看的成绩而奋斗。曾经遇到过一个讲课很精彩的老师,他没有评上教授。
5.那个时代的中学生
《文心》里的主人公仅是一群中学生,但国难当头,加上新思想的传播,使得他们的心智成熟得较早,在看待事物方面,比现在的中学生冷静得多。在我们沉浸在所谓青春明媚忧伤的年纪,他们已经醒了。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折的时期。转折越剧烈,思想的光芒越璀璨。
【天啊为什么我写的东西这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