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没年味了,因为我们长大了,有些关于年的仪式感也在慢慢简化丢失。记得小时候的年差不多从放寒假开始期待和感受年的到来。我们会在放寒假的前几天非常认真的把作业全部做完,然后开始漫无目的地玩,等年。妈妈会在年前的一月或半月里利用一天或两天的时间进行大扫除,这种大扫除跟现在的大扫除不一样,妈妈的大扫除是无死角的大扫除,妈妈会用长长的棍子绑上扫把把天花板的个个角落清扫得干干净净,把床全部拆开没块板都清洗得好干净。平常不易清洗到的角落也一定要清洗得干净。一天两天后家里真的是一尘不染,所有东西摆的整整齐齐,以至于夜晚我们在卧室说话都能感觉到回音。年二十三四左右,大家会贴上新春联,我们也会一起帮忙贴上新春联,然后这几天走在家的这条路上会有一种仪式感,一排排新的红红的春联像仪仗队一样,迎接你路过它们,心里有不明的欢喜。接下来的几天,妈妈和别户人家一样会有各种拜拜的仪式,我不懂,但知道她们在做各种辞旧和迎新动作。
除夕那天,妈妈最忙的一天,这天妈妈除了要做除夕晚宴外还要大面积地再打扫一次卫生。通常我们这些小孩帮不上多少忙,妈妈是个勤劳的妈妈,很多事她都觉得自己做的好做的干净,所以我们家几个孩子就公主一样等着吃年饭。
印象最深的年感觉就是除夕那天下午五点左右,整条街都干干净净的,家家户户都会清洗家门口的街面。家门口建筑外立面也一定清洗过。一切都是刚洗过的干净,整条街特别明净地迎接除夕迎接新年。除此以外,差不多这个点儿,家家户户的娃们基本也都洗完白白,换上新衣服新鞋子,然后跑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各种炮和烟花。后面限制了放烟花放炮,年也冷清了很多。自从妈妈不在,年我就没穿过新衣服新鞋子,年的感觉更是少了很多,还少了妈妈的爱。
我家那边还有个风俗,一定要在大家围炉之前,把所有的衣服等都洗掉,大年初一不能洗澡不能洗衣服。所以妈妈还要赶在围炉之前洗完全家人的衣服。
我记得我家围炉总是很晚,一般要晚上八点左右才开始,因为要等妈妈准备好一切,还要等爸爸做生意回来。等待时,我们经常家里家外跑,一会儿进来家里看看电视,一会儿出门看看街的安静和小朋友们出来放鞭炮或烟花。
妈妈会在围炉之前在桌上摆好10道菜10副碗筷和调羹(不记得是10道菜还是12道菜)这样摆是有美好寓意的,我也忘记了,估计也就是十全十美,年年有余之类的吧。围炉还有一个讲究,大家都要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大家还没吃完时不能离开桌子,也不能开门出去,只有大家都吃完了才能开门,开了门要放鞭炮,然后午夜12点还要再燃放一次鞭炮。
吃完年夜饭,爸爸会给我们发红包,这个红包就是我们第二天拿来买蝴蝶炮,烟花,零食等,一般一两天就能把红包给花光。然后就等着有走亲戚时再赚一点,大包的红包一般还是会被爸爸收走,我爸是欧也妮葛朗台小气。
我想说,有妈在的年才是年啊。今年回娘家过年,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年味和有妈妈在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