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为什么强调不治已病 ,治未病?

中医养生为什么强调不治已病 ,治未病?

2017-06-11 体康服务


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

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


《韩非子·喻老》记载的《扁鹊见蔡桓公》:

名医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

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这故事说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多数人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疾病是由点滴的小疾病逐渐严重到大疾病的。

就如《皇帝内经·素问》中讲到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所以,关注人的健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防于未然!千万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到去挖井,病重了才想到治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经络穴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河北邢台潭村鹊王庙里的扁鹊神像 神医扁鹊之“治未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
    为世瑞阅读 10,376评论 0 0
  • 扁鹊六不治和古代医家十不治 导读: 近来关注《黄帝内经》及中医的治疗问题,发现传统医学真的很讲究天人合一及病人自身...
    九畴易象阅读 6,747评论 1 4
  •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中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在他身上...
    蚁经阅读 4,705评论 2 2
  • 大家好,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可以说,一提起养生,人们不由自主就会想起一些家里的长辈。...
    皇氏三墳阅读 4,310评论 0 10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可以说,一提起养生,人们不由自主就会想起一些家里的长辈。现在,我就...
    最疼的告白阅读 5,320评论 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