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花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古典老师的大作《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段时间,我接连读了2本成长类的书籍,而距离我上一次完完整整阅读一本书,已经快2年时间了。在这2年里,我订阅了几个专栏,正常来说,应该迅猛的扩展自己的阅读量才对。可偏偏阅读却停滞了,直到最近,才又重新走上正轨:
说来惭愧,本该早点读古典老师这本书的,因为自从成为得到用户,开启自己终生学习者之路后,就陆续接触到很多干货概念,譬如:元认知、沉没成本、领导力等等。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自我提升的书籍,譬如:《把时间当做朋友》、《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等。多好的书啊,可一直没买,为什么?原因竟然(我自己现在回想,只能用竟然这个词,因为实在是连自己都对之前的想法都觉得匪夷所思)是:
以前买的书,还有好几本没看完。
于是为了强迫自己看完那些书,也为了防止再买的书也会成为摆设,我给自己定个规定:
如果书架上还有未看完的书,就不能再买新的书。
我原本以为这样会一举两得:既可以看完那些花钱买的已经沦为摆设的书,又可以阻止自己花更多钱去买新书。
可事实却是,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那些以前没看的书一本都没看完,新听说的很想买的书也没有买自然也一个字都没有看。多可惜。白白浪费几个月的时间。后来,随着那些书籍被我听说得越来越多,加上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每周读一本书的践行计划。这才终于一口气买了好几本早就计划要买的书。并且一本接一本的啃了起来。
《拆掉思维里的墙》就是其中一本,而且看完加上做笔记,只用了一天时间。照比我以前的速度,这简直是坐火箭了,而且还做了笔记。
现在回头看,当初迟迟迈不动看书的步伐,犯了两个认知错误。
1.沉没成本:以前买的书,钱已经花了,变成了沉没成本,如果发现看不动,应该尽早放弃,去看新的书,而不是纠结在这几本书上,舍不得沉没成本往往会搭进去更多成本(时间);
2.万事俱备再开始行动:还有几本书没看完,心里老觉得以前没做好,担心会影响以后的行为,担心再买新书也不看。因为觉得在看书这件事情上“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最终导致一拖再拖。
运用《拆掉思维里的墙》的道理来说,我能够重新开始阅读,正是因为我通过学习,提高认知能力,最终拆掉了:“纠结过去”和“完美主义”这两堵高墙。
笑来老师曾经说过,凡事刚开始做不好是正常的,你竟然认为一开始就会做得很完美?勇敢去做就对了。
所以,我做了,发现并没想象中那么困难,践行的感觉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