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可见从古至今,都知道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所以,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让孩子认识情绪,就像认识苹果,桌子,铅笔一样,把一件东西和一个名词对号入座。只有当孩子明白了哪种名词代表哪种情绪,我们才能在后面的教育中教孩子控制情绪。
孩子表达情绪可能会
打人/咬人:安全感不足、被排斥
插话:好奇心、求共鸣、求助
说谎:愿望、空想
哭闹:悲伤、孤独、疼痛、依赖
恐惧:不熟悉、犯错,安全感不足
害羞:被要求过高、受排斥、约束多
以上,帮助父母日常中对孩子定义情绪。
记得白督导案例说我们共情咨询者,是共情他的情绪从而共情他的问题,(跑题了哈)所以,从培养一种发现情绪控制情绪的能力,非常重要。
针对父母在孩子情绪面前的表现,这里我不做赘述,主要讲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认识-体验-面对-解决
(1) 换个角度想问题
我们给孩子的小汽车摔坏了,他很伤心,换个角度问他,怎么看待小汽车摔坏这件事,他会说以后多注意不摔坏玩具,然后呢,坏了,我们可以修,可以知道组成这辆小汽车的零件有什么。
告诉孩子,当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的时候,往往能消除负面情绪,获得新的情绪体验。所以,换角度决定出路。
(2) 合理宣泄
当孩子遇到烦心事感到委屈、苦闷、无助的时候,鼓励他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如到旷野中大喊,把烦恼通过声音排解出去;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出去踢一场球,或者跑步半小时,也可以游泳一小时,把烦恼变成汗水蒸发掉;把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扔进垃圾桶…宣泄情绪的方式必须合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 转移注意力
告诉孩子,遇到烦恼时可以转移注意力,玩游戏,爸爸妈妈陪着做运动,大一点的孩子看书、看电影、听音乐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做自己喜欢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有效化解情绪。
(4) 延迟行动
告诉孩子,越是愤怒的时候越要提醒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可以紧握拳头,将拳头塞进裤兜里,做三次深呼吸,在心里默默地数数,数到十,然后选择处理方法。
(5) 睡眠疗愈
伤心时不妨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安静平和,神清气爽,也许不开心的事就烟消云散了。
最后,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情绪的书籍。
研究发现,能够表达自我感受的孩子一般不会把情绪反映在行为上,也不容易把情绪转化成生理反应。
由亲子共读,让孩子积累丰富多元的情绪语汇,帮助孩子标识不同的情绪状态,引导孩子学习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效缓解自己的情绪。
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孩子能从故事中辨识不同情绪,了解人们如何处理愤怒、恐惧、快乐及忧伤等不同情绪,习得调控情绪的方法。如《菲非生气了》《我的情绪绘本》等,这些绘本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把不可见的情绪实体化、可感化,用另一种方式教会孩子面对种种情绪,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些绘本将主人公的情绪变化过程描写得十分生动,能触动孩子的心弦,从而指导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有关情绪主题的电影也能让孩子从中受到启发。
通过阅读有关情绪研究的书,父母还能找到许多疏解、调整情绪的科学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联想想象法、暂时回避法、负面情绪记录法等等。
每个孩子都有情绪,有开心的时候,也有伤心的时候。
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否则,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的生活,甚至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