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徒步红花峪 叠翠烟罗寻旧梦

阳光明媚的日子想不想找个人少景美还不收费的地方玩玩,那就来蓟州的红花峪吧。暮春初夏这里的黄栌花盛开,徒步其间让你寻梦那满山遍野青翠间的烟花浪漫。

每年的五、六月间蓟州的翠屏湖南岸,千亩黄栌花盛开,那朦朦胧胧的奇妙景观,如紫烟、似红霞、如水雾、似罗纱……

打开地图搜索“蓟州红花峪”,从天津市区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自驾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五一假期的原因,津蓟高速上车满为患,导航显示多处肠梗阻,果断选择走塘承高速,虽然远了二十多公里,但一路畅通反而更快到达。

到达红花峪,路边的黄栌花逐渐多了起来。这里果然人不多,在稍微宽阔一点儿的路边稀稀拉拉的停着几辆车,车位也很好找。

我们先开车沿着山间的柏油小路转了转,熟悉了一下地形地貌,没想到却偶遇到了一个翠屏湖畔的清幽之处。

在翠屏湖畔的“东十百户村”旧址上,村民平整了一块土地,今年五一才刚刚开业的一间咖啡转角。

美式20、拿铁28,你要不要也来一杯呀。

微风轻拂下,坐在湖畔吃玉米可比坐在家里吃香多了。

凝视着大山之中烟波浩渺的水面,一下子就让你领悟到为什么内地的人会把淡水湖叫做“海”了。

品过了醇香的咖啡,吹过了轻柔的湖风,原路返回,开车到达这条柏油小路差不多最高的位置,停好车,沿着侧边的一条土路就可以步行上山了。

这条上山的土路非常平坦,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是青翠间正在怒放的毛绒绒的浅粉色黄栌花。

快看,远远望去枝头的似云似雾,宛如缭绕在绿树间的万缕罗纱。

朦胧之中似乎理解了文人墨客的“叠翠烟罗寻旧梦”。黄栌花近看如轻纱缥缈,远观似烟雾缭绕,羽毛状的花柔软如丝,几粒小种子星星点点,这正好成就了黄栌花的一个美丽别称:雾中情人。

黄栌花的长像是不是完全颠覆了你脑海中花的传统样子,它的花蕊在哪里?它的花瓣又在哪里呢?是不是完全的看不出来,只见一团团、一簇簇、毛绒绒、朦胧胧,让你有一种忍不住想上去摸摸它的冲动。

明明是粉红色而不是黄色,那为什么叫做黄栌花呢?原来是因为黄栌的木质鲜黄,可以用来提取黄色染料,从隋朝到明朝,皇家御用的“天子所服”,其服色“御黄”大部分都是用黄栌来染就的。

黄栌花的花语代表着感恩与坚强,寓意着历经风霜真情不变。

听人说小雨后才是黄栌花最美的样子,仿佛挂上了晶莹剔透的冰花。其实一口水喷上去拍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缕缕绒绒轻淡淡,

霞光拂照薄云天。

与其秋老赏红叶,

不若青春梦紫烟。

古诗中的黄栌花是不是也太美了。


一路上看到了多个户外俱乐部留下来的路标,看来这条路线也是众多驴友的最爱。

沿途有多个魔法森林,你敢不敢走进去呢?

似乎是一块木化石。

随处可见的叠层石

蓟州不愧是“中、上元古界”的天然博物馆。



沿途许多叫不出名字来的野花。



松果是不是也很漂亮。



你知道这成片成片的是什么花吗?


对、这是“地黄”。《本草纲目》记载:地黄的根、茎、叶皆可入药。

此时已经翻过了一个小山包,来到了一片平坦地带,回望身后山峦叠嶂。透过侧边的黄栌林,隐约间可以看到翠屏湖了。

继续向前,登上前面的山头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色呢?

已经可以看清翠屏湖了。

越往上走,翠屏湖看得越是清晰。

登顶了,一定要面对翠屏湖欢呼一下!

俯瞰翠屏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

1983 年引滦入津工程建成后,翠屏湖成为天津市的重要水源地,全市人民的大水缸。

青山绿水画中游。

山顶上稍事休息后,迈着轻盈的步伐原路返回上车。

领略了红花峪的人少景美,下山后感觉时间尚早,不如移步网红村西井峪看一下那里的人头攒动,顺便再去吃个饭。

刚进西井峪村就开始塞车,龟速前进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停车位。


不是所有的餐厅下午还在营业。

终于还是有餐厅下午连市。

烀饼的蓟州做法。

餐厅窗外的风景绝佳,感觉日落时分应该更美。酒足饭饱后,一日游开始打道回府了。

暮春时节徒步欣赏了红花峪的叠翠烟罗,约好深秋之时再来欣赏红花峪的漫山红叶。

谢谢!

照片拍摄时间:2024-05-03

照片拍摄地点:中国-天津-蓟州-翠屏湖、红花峪、西井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