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博士马西歇尔卢森堡。他于1963年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原则。不仅启迪了人们,使个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方法,还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矛盾。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马歇尔博士,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开始听到“非暴力沟通”这几个字,你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心中本能的出现了反对的声音,我一直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啊,怎么会与“暴力"这两字成关系呢?可当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你会发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方式确实会伤害到别人。

锋芒毕露的指责或者隐约的嘲讽,一板一眼的说教,以及斩钉截铁的否定等。这些语言暴力,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会给我们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一堵墙,关系也由此变得疏远和冷漠。

语言中含有批评,指责,辱骂,归类评论等情感色彩的话语,都是用道德标准在变评判别人。

用道德评判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但别人难以接受,也会招来敌意。

即使别人迫于压力或者出于内,就接受了我们的评判也不是百分之百乐意的。里面掺杂了不甘和埋怨,我们的需求或者愿望就很难得到满足。很多人沟通时喜欢传达命令,这是社会中强者惯用的表达方式。比如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领导对员工下达任务的,他们在沟通中,往往还有强人所难的成分。如果你不配合,就会收到惩罚,可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强迫别人完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还会造成彼此心理的隔阂。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这四种感受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原因,知晓下节明天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忙碌的工作时,手机响了,但是把一件事情做完的习惯使得你暂时不想接,可是电话依旧不停的响,你已经有点愤怒了,是你的...
    丫丫Rainbow阅读 14,755评论 0 6
  • 出自樊登读书会及苗苗老师提供的图片稍做整理的读后感! 荐语: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
    新颖旅行阅读 860评论 0 3
  • 你怎么去理解暴力?比如战争、打架、破口大骂等等,这些离我们好像都有点远,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其实暴力不仅仅只是这些...
    月_9d63阅读 539评论 0 0
  • 1、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本数是一班的5/6,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4/3。...
    数学缪老师阅读 172评论 0 0
  • 感赏日记 尽管儿子最近总是不断有状况出现,为此我很焦虑不安,但我并没有放弃努力,我始终坚信儿子是好孩子。昨天晚上...
    小瓶盖Q日记阅读 3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