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1 岁半进入“反抗期” 上海幼儿“叛逆”早》

幼儿园积木累高比赛时,两岁半的多多却把积木翻转过来当马骑,也不管老师追着他满屋子跑。早上起床,多多怎么也不肯穿上毛裤,“因为上厕所不方便。”其实,和多多一样,许多上海的婴幼儿早早进入了“叛逆期”,令家长们头疼不已。而最近该市虹口区稚托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上海 2~4 岁的幼儿中有 80.15%已有相当的自我主张,70%~80%的幼儿会说“我的”、“我是”,自主独立的欲望也十分强烈,有的孩子 18 个月就喜欢说“不”。

“人一生中有不止一个叛逆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叛逆期,而婴幼儿表现出的违拗意识是人的第一个叛逆期,也叫‘第一反抗期’。”虹口区幼托机构的负责人叶小妹在研究中发现,上海日益增多的独生子女,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父母的过度关爱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影响,呈现出自我意识加快觉醒,自主独立意志强烈的趋向。

上海运光托儿所近来在研究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不到两岁的孩子已经学会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大人越是阻止,小孩越是开心。

但有婴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婴幼儿“叛逆”并非坏事,而是开窍的可喜表现。“婴幼儿开心才会开口,开口才能开窍。现在小孩子不仅开口早,而且有了自己独立于父母的想法,不再‘逆来顺受’,倒是智力发展的表现。”

不管是医学上的“违拗期”还是心理学上的“第一反抗期”,都是婴幼儿自主独立的萌芽,因此虹口区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从“第一反抗期”转向了“自主独立意识”。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婴幼儿,家长和幼托机构应该适应他们的自主独立意志,而不是单纯指导和改变他们的反抗行为。

在家长眼里,小孩顶撞、发脾气、说“不”都是不听话的行为,他们认为这个年龄的幼儿谈不上独立的思想、自我的要求。调查显示,近 90%的父母不了解“第一反抗期”或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手段,60%以上的家长会对孩子采用专制性教育态度或过度限制和保护。

殊不知这种观念会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早教专家建议,面对幼儿的“反抗”,家长要放弃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让婴幼儿多体验,是早期教育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员提出,家长对孩子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专家研究得出的“小鬼当家”和“情感转移”的做法都是有效的方法,前者鼓励孩子自主购物,后者利用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既缓解了反抗情绪,又满足了婴幼儿的天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叛逆的预备期,其实从孩子的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有叛逆期,却没有为叛逆期做过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真正用心...
    袁语阅读 3,160评论 12 20
  • 今天和妈妈聊天,妈妈说表姐今天来看望她了,我好奇的问:“表姐不应该在外地吗?表姐这几年跟姐夫一直在外地做生意...
    曼路_阅读 1,274评论 2 3
  • 孩子在经历叛逆期时,很奇怪,不可理喻,家长怎么做都没用,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 2-4岁,鸡蛋碰上石头第一“反抗”期...
    编程猫阅读 1,170评论 0 6
  • 家里养了只小狗,我在外地读书跟老妈视频的时候我老是想看看狗狗,她就很酸的跟我说在你眼里你妈还不如狗,每次视频都要看...
    你快到碗里来阅读 298评论 0 0
  • 一个白血病小朋友的家人,朋友圈发文章。这样类似的事情经常会有。最近的这个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应该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
    璜楷阅读 505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