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妈突然给你打电话:
“囡囡,你爷爷奶奶私奔了!还开走了那辆旧房车!怎么办~呜呜呜……”
你肯定一脸萌bi……“私奔?”
我仿佛是在逗你。
如果这位爷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随时处于灵魂三问状态: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
大概真的全家人都要不好了……
而在电影《爱在记忆消逝前》里,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本文微量剧透,不过这剧也不怕剧透,放心食用)
一切缘起于海明威
甩锅给海明威好像不太好,但事实如此。
本篇的男主角,约翰·斯宾塞,是一位年过八旬的退休文学教授。他从年轻的时候起,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一看海明威的故居。
然而从未成行。
因为他家还有一双儿女,每年的旅行都不能走得太远。于是他们最远的旅行目的地,也不过是妻子艾拉的娘家。
随着年岁渐长,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忘记了儿女的名字、甚至偶尔会忘记自己妻子的名字、却独独没有忘记海明威。
艾拉爱他如斯,自然知他甚深。在他还记得海明威的时候,瞒着儿女带他去看一眼心心念念的海明威故居。
在旅途中的每个清晨、夜晚,他都会坐在房车里,拿起海明威的著作阅读。即使他常常看到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单词,就忘了这句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
偶尔留宿高级酒店,他会衣着整齐仿佛要去课堂授课,背诵着《老人与海》的经典片段,然后和侍应生聊起“老人正梦见狮子”。
艾拉对他拉着别人一聊海明威就停不下来的情况无可奈何又忧心忡忡。
表面上,她对老公和别的小姑娘聊天很是有点吃醋;暗地里,她在为丈夫日渐衰退的控制力和判断力而忧心。
她抿起唇,强打起精神来应对老公层出不迭的状况。支撑着她一路走下去的,只有六十年未曾消退的爱意。
主题是爱情
如果对方一天一天忘记你,最后甚至只记得海明威的一段文字,你还愿意继续和他在一起吗?
而要让一段婚姻关系持续下去,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共同的经历、责任、还是多年相濡以沫转化来的亲情?
艾拉会回答:“说的什么鬼话,当然是爱情!”
很多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三个月,后面就是亲情+友情了。”(据说现在变成了一年,谁知道呢?)
可是他们爱了六十年。
艾拉和约翰有多相爱呢?
他们的一儿一女为他们的旅行忧心的时候,互相吐槽对方是父母最爱的子女,最后总结:“算了吧,他们最爱彼此,我们只是被忽略的一对儿~”
虽说夫妻关系是现代家庭关系的核心与基础,可是能超越亲子关系的,无论中外都不多见吧?
约翰老爷子一直对妻子的初恋耿耿于怀,连儿子的名字都忘了,也还在念叨那个早就不见了的情敌。
拿着枪,见到垂垂老矣的旧情敌,明白他确实抢不走自己的爱人,第二天就把他忘光了。
真是可爱啊,单纯浪漫的人,忘了一切也没忘记去爱。
然而他们的爱情不全然是童话里的浪漫故事。
因为一桩四十年前的出轨,老两口差点反目成仇。
或者说,一方反目了,另一方笑呵呵地不知道对方发什么脾气,看书等着顺便还认识了个新的“老伙伴”。
你看,爱情这回事,兜兜转转,来来回回,波折暗生又荡气回肠。
可是爱情真的很重要吗?曾有人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最后,还是走到了生死
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如果不能因爱而死,又不能为爱复生,那就不是最极致的爱——汤老先生的几百年前论断超越了时空,在异国的一对老夫妻身上实现了。
艾拉急着带老伴去看海明威,因为她命不久矣。
约翰以为妻子会比自己活得更久更清醒,求她在自己还能清醒哪怕一刻的时候,助自己有尊严地离开。
两个人一路囧行,最后来了个医院大逃亡。
因为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绝不想在医院的病床上苟且地活,痛苦地死。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的,是自己的生。很多人都无法选择的,是自己的死。
生死之外,又从无大事。
所以,最后的结局残酷而温情,忧伤而欢愉。
片中的两位老人,一个是奥斯卡影后、英国的国宝级演员海伦·米伦,另一位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唐纳德·萨瑟兰。两人演技自不必说,温情自然,哀婉之处令人泪目,欢欣之处也让人动容。
哀而不伤,是这部影片的整体基调。走过风光绝美的海滨,在高速上穿行时,绝美的夕照图景缓缓展开;到了海明威故居恰逢婚礼派对,老人家兴起共舞,也是冲淡着悲伤的气氛。
在热闹无比的春节档末尾,这部《爱在记忆消逝前》温温和和地上映,清泉暗流般讲着故事,颇值得再三回味,以为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