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人间词话》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一代国学大师。第一次知道王国维先生,是他那句关于境界经典名言,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之学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学、经学、文字学、美学等,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真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真难以想象他那样天才要是寿终正寝会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文学境界乃至人生追求的境界亦是如此。古往今来,对文章评价标准层出不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估计古今中外,任何成就非凡伟业的人,都需要经历这三重境界。一个人只有拥有登高望远的人生目标,并且为之执着追求,成功才会在不经意的转弯处等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雪花如糖 初闻《人间词话》,缘于那三句有名的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
    雪花如糖阅读 12,192评论 36 86
  • 作业一:累加求和 作业二:累加求和(二) 作业三:累加求和(三) 作业四:输入求和(看结果写程序) 作业五:看结果写程序
    QQQliu阅读 120评论 0 0
  • 【0417晨读感想】 不得不说,我真的是一个控制情绪能力超弱的人,一张脸,简直就是情绪的显示器,喜怒哀乐一眼就能看...
    小二关阅读 164评论 0 1
  • 人贵在有各种压力。 工作压力是一剂良药,药效就是间接提高你的斗志和信心,心中默念:在这里生存,不在这里毁灭。 生活...
    双鱼的Antony阅读 698评论 0 49
  • 亲爱的妹妹,从你进入高三,全家人就开始为你操心,可无论我们怎么操心,都无法替你去学习去考试,我们只能不断鼓励你,给...
    允执中阅读 1,658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