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青海的路上,以乐一脸期待地说:“妈妈,明天你早点起来帮姥姥熬奶茶,我想喝三碗。”听到奶茶,我的心马上欢乐起来,不自觉地咽了下口水。
姥爷年轻时在野外工作,跟藏民学会了熬奶茶,引入到我们家后,被大家所喜爱,成为一年365天雷打不动的早饭。最早是姥爷亲自下厨熬制,后来眼睛看不清后,才交由姥姥继续工作。
熬奶茶需要在头天晚上泡好茶水(水量约为奶子的三分之一),藏民世代采用带点苦涩味的茯荼,姥爷改用普洱茶,口感就变得甘润细腻了。茶叶放入煮水壶里,加入两片姜(增加奶子的温性),几粒花椒(去除奶子的膻味),一条荆芥(解表去风),几颗红枣和一小把枸杞(让营养丰富一些),然后盖上盖,泡到早上。早上将茶水熬十几分钟,撇去渣后,倒入头天挤的的鲜奶子中,煮开锅下点青盐就可以了,甘醇丝滑,满屋飘香。每舀一次,锅里就会结一层薄薄的奶皮子。
我们家人都喜欢奶茶,每天熬一大锅,搭什么都好喝,馄锅、花馍、馓子、糌粑...早上喝不完,中午晚上就当汤来喝。我曾经煲排骨汤鸡汤给他们喝,但是面对奶茶还是完败,很快我也加入到眼里只有奶茶的队伍当中。
有一年夏天去贵德,早上起来熬奶茶,奶子是从隔壁回民家的牛圈里现挤的,花椒是从亲戚家的树上摘的,荆芥是在屋前陇沟里拔的。二姨在大灶前为大家煮早饭,端上来我们一喝却不对劲,质问二姨,她支支吾吾地说:“我想着一会乡亲们来吃早饭,奶茶不够,所以就在大铁锅里加满了水,那点奶子倒下去,只能点缀一下。”大家在哈哈大笑中喝完了一锅寡淡无味的奶茶,却是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