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来到会场,听徐文婷老师讲解阅读指导课。
一:文章导入:歇后语游戏,暖身。
1: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铁扇公主的本事:煽风点火。
4:孙悟空变土地庙:
学生看见后,感觉很困难。
那大圣拉着机会,漆宁山崖,伏在那里又变,爱了一度土地庙儿,太张着口,似个庙口,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宣根,只有尾巴不好收拾,坚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鸭鸟,只有一间小庙,急時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狗子!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爱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言生异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掌孝先鹅盲误,后鸡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狼,好狼!门肩是我窗根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搞了眼,却怎么是好?外的一个虎跳,又置在空中不见。
《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北威降大圣》
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文章理解,答案是:孙悟空变土地庙:藏头露尾。
5:通过4个人物:引出《西游记》。
二:讲解《西游记》
1:出示《西游记》书评。
2:让学生说
(1)《西游记》中的人物。
(2)说西游记中的喜欢的人物,然后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故事。
(3)《西游记》中的人物。
(4)说西游记中的不喜欢的人物,然后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故事。
(5)《西游记》中的人物。
(6)说西游记中的最喜欢的人物,然后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故事。
3:将列出的人物进行分类,标准自己定义【小组讨论】
思考:我的天,这是真的全放给学生了,我想说,这群小学生真把《西游记》读完了吗?
(1)主角---神仙---妖怪。
(2)取经人---妖怪----神仙。
(3)妖魔---神仙---取经人。
(4)老师:神---人---妖。学生忽视了“人”。
三:讲《西游记目录》
1:概念:目:篇名。录:说明和编次。
2:目录中画一画,唐僧在第几回收了哪位成员,如果能了解到是什么地点就更好了。
3:学生回答收朱百洁
(1)14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2)19回:收猪八戒。
《西游记》中,有哪些洞?妖精的地方。
《西游记》中,宫殿有哪些?神仙的地方。
(3)22回:收沙僧。
(4)15回:收白龙马。蛇盘山
4:目录第一个作用:【检索信息】
5:提出要求:按照:
取经之前——取经途中——取经之后的顺序来划分这一百回内容。提示:可以用双斜杠//表
取经之前:第()回——第()回
取经途中:第()回一第()回
取经之后:第()回——第()回
第十二回玄类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行经半日,只见对面处,有一座大山,真白钦回身,个是高接青,《长老不知,此山市立于路下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靶的地界。
四:将《西游记》重点章节
(一)读四至七回,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社表达上有何特点?
1第四回官封弱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2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请神捉怪
3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4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二)让学生说自己对这几个篇章的理解。
(三)重点讲解: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1:字数相同。
2:词性相同。
3:对偶的写法。
(四)总结特点
1:引申:文章中还有其他部分,使用了【对偶】的写法。
学生:各抒己见
2:人物:全是写孙悟空的。
(1)同一个人物,用了4个名字。弼马温--大圣---心猿。
(2)使用名字,讲解名字背后的故事。
(3)不同的名字,避免重复,同时讲出了故事。
五:四大名著说目录+课本目录
第1司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国演义》
第6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水洋传》
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红楼梦)
六:学生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
徐老师说课:
一:读什么?
1年龄特点2认知水平3统编语文教材------《四大名著》
小学生刚刚接触名著,不懂方法,所以讲解方法。
二:怎么读?
(一)名著阅读的现状和策略。
1卡通文化多,名著少。
2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喜欢童话。
(1)小说:人物复杂。
(2)童话:性格单一。
3:五年级学生学会了使用目录,但是目录的作用并不多。
4:为期五周,设计课程。
1:猴王出世,阅读推荐课。
2:读目录,阅读指导课。
3:阅读三,阅读指导课。
4:西游记中的武器,阅读指导课。
5:大话西游,感悟人物特点,阅读交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