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的老罗,今天是我做的第一次线上分享,也是我们武汉十点读书会的第一次线上分享。坦白来讲,我此刻的心情是比较紧张和忐忑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线上分享在我看来,要比线下分享难度高一个级别,因为在线上这种纯语音的形式里面,很多你讲的不足的地方会被放大,而我身上有很多演讲、分享能力方面的不足,比如我的普通话不好,还有我说话鼻音非常重,可能会影响到大家在线上收听的效果。所以,如果有讲的不好或者不清楚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在这两年的中国,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语,应该说是家喻户晓,充斥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一旦听到这个词语,都会感觉到非常有力量、非常振奋,这个词就叫做“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梦,但在我看来她更是每一个个体的梦想。在我们当今中国,个人第一次被抬到非常高的地位,仿佛我们都有自信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这是我们讲中国梦非常光鲜亮丽的一面。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信仰、文化等等缺失,所以中国梦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矛盾、比较纠结、一体两面的状态。而这样一种一体两面的中国梦,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所独有的,在100年前的美国,更加著名的美国梦,也是这样一种非常矛盾、非常纠结的状态。
那么今天老罗就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被誉为描述美国梦最好的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作家菲茨杰拉德所著。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那么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中篇小说,翻译成中文大概只有十万字左右。小说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开始叙述,第三人称叫做尼克。盖茨比在一战前是一个非常贫困潦倒的军官,他到了纽约之后和一个富家女黛茜相遇了,然后他们开始相爱了。但这个时候战争爆发了,盖茨比到了欧洲战场,但是黛茜却没有等到自己如意郎君回来,她后来嫁给了一个纨绔子弟,叫做汤姆。汤姆家非常有钱,但是他们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汤姆在外面有情妇。后来战争结束了,盖茨比从欧洲回到了美国,他非常的伤心,看到自己的女人投入到别人怀抱里。他认为是金钱、是财富迷惑了黛茜,从此他下定决心想要从屌丝逆袭成高富帅,成为一个非常富有的人。过了几年,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盖茨比成为了纽约鼎鼎大名的富豪。他在黛茜家对面建造了一个非常豪华的豪宅,在豪宅里面天天宴请各方宾客,场面非常非常的奢华。大家可以看这本书,对这种豪华场面的描写非常精致、非常有意思。盖茨比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重新赢回黛茜的芳心,吸引她的注意力。后来终于有一天他们相遇,盖茨比带着黛茜参观他的豪宅,然后来到一个衣橱面前,把衣橱里面所有美丽的衣服呈现给黛茜看,黛茜哭着向盖茨比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漂亮的衣服。”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实际上是整个中篇小说的转折点,因为黛茜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黛茜、不是那个非常清纯的少女,从她的回答里面可以看出,她已经是一个堕落到物质深渊的少妇而已。在这之后,盖茨比和黛茜保持着非常暧昧的关系。终于有一天,盖茨比决定带着黛茜向她的丈夫汤姆摊牌。汤姆和盖茨比大吵了一架,此时的黛茜却拿不定主意了,她不知道应该选择谁。在这种心烦意乱的情况下,她跑出去了,她开车在路上兜风,但正是在这种心烦意乱的情况下,她不小心撞死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恰巧是汤姆的情妇。盖茨比看到这种情况后,将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而汤姆挑拨他情妇的老公开枪打死了盖茨比。书中讲到这里,其实已经到了非常结尾的地方,但是这还不是最为悲剧的地方,盖茨比死了,但他的葬礼比他的死更加凄惨,因为他以前那些在宴会上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只有尼克一个人。而此时黛茜和她的丈夫,可能是为了避嫌、为了逃脱干系,跑到欧洲去旅游了。
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讲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简单,也非常明晰,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盖茨比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他梦想幻灭的过程。
当时的菲茨杰拉德,是美国鼎鼎大名的畅销书作家,这本书写于1925年,他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今天郭敬明、韩寒在中国的地位。但是我们看完这本书之后,一定会觉得这本书不是畅销的文学作品,一定不是一个快餐式的文学作品。确实是这样的,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文学著作,菲茨杰拉德想通过这样一个著作告诉所有的美国人:我不仅可以写畅销的作品,还可以写非常严肃的文学作品。这本书讲的是盖茨比个人梦想的幻灭,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讲美国梦的幻灭。那么为什么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的时候,在这样一个美国发展欣欣向荣、没有一点危险征兆的时候,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我们来简单的讲一下,美国当时所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战后的美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从英国手中夺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国内工业、建筑、交通、电气等等行业都飞速发展,美国空前繁荣起来。在这个时候,经济似乎成了评价美国社会的唯一标准。在这本书里面,有一句描写的非常经典的话
“声音里都充满金钱的味道”,这是描述黛茜的一段话,但何尝不是对于美国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呢。在经济空前繁荣的情况下,美国却丢失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传统的清教徒精神,那种艰苦奋斗、为上帝服务的精神彻底丢失了。当时的美国人幻想着一夜暴富、幻想着不通过奋斗就能获得成功,而以前的美国人都是先奋斗后享乐、或者只奋斗不享乐,像前一辈美国企业家比如洛克菲洛、卡耐基等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而这个时候的美国,这种精神已经完全灰飞烟灭。这个时期的美国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爵士时代”的美国,指的是一战后1919年到1929年经济危机前的10年时光,或者是“柯立芝的繁荣时代”,也有人说是“迷惘的一代”,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到了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美国的生活状态改变,美国人的美国梦彻底幻灭了。
为什么这本书叫《了不起的盖茨比》?或者说盖茨比到底了不起在哪些地方呢?盖茨比代表一种非常原始的美国梦,是一种对理想、对价值、对信仰的追寻,是一种情怀。而这个时候的美国,菲茨杰拉德所处的爵士时代的美国,是为了金钱而金钱,为了财富而财富。而书中的盖茨比是为了追寻更大的梦想,把财富当成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盖茨比当然很了不起,他是有坚守、有情怀的人,比汤姆、黛西都要了不起不知道多少倍。当然,如果这本书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我们只能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并不能成为一个伟大或者说杰出的文学作品。在我看来,为什么说这本书写的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的地方在于,菲茨杰拉德观察社会的角度,他并不是让自己抽身出来从一个客观角度批判美国社会,反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社会进程中,所以他的描述、他的批判就显得非常真实、非常有力度。
菲茨杰拉德生于1896年,死于1940年,他整个一生只活了44年。他出生于商人家庭,但是一个没落的大家族,小时候生活并不稳定。后来长大了,在亲戚的资助下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在大学,他遇到初恋情人,一个富家女。有一次他到富家女的家里,富家女的爸爸跟他说“穷小子和富家女是不可能在一起的”。这句话对菲茨杰拉德影响深刻,直接决定菲茨杰拉德以后对待物质、对待金钱的态度。果然如他初恋情人的父亲所判断的,他们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后来菲茨杰拉德又遇到了另一个女孩泽尔达,也就是他后来的老婆。泽尔达是当时美国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院长的千金,她非常有才也非常漂亮。菲茨杰拉德对她穷追猛打,泽尔达答应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菲茨杰拉德以后要能够成功,能够负担起上层社会的生活。于是他们成为了情侣,并签订了婚约。但是到了1919年,泽尔达却撕毁了婚约,因为她看不到菲茨杰拉德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泽尔达觉得菲茨杰拉德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但是我们讲人算不如天算,过了1年之后的1920年,菲茨杰拉德写了一部小说,叫做《人间天堂》或翻译为《天堂的另一边》,这本小说在刚上市的几天内就全部卖完,1年内再版超过12次。这之后菲茨杰拉德走上了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当他的书籍大卖之后,菲茨杰拉德给泽尔达拍去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这样的:书卖的很好,请速来纽约。之后不久他们便结婚了。婚后他们过着上层社会的生活,穷尽的奢华,非常讲究排场。菲茨杰拉德逐步迈入美国最一流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当时写一篇短篇小说稿费达到5000美元,他1年的收入达25000美元,大概是当时美国普通教师的20倍左右。这个时候菲茨杰拉德似乎是事业和生活双丰收,同时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但菲茨杰拉德对上流社会生活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很享受这种生活,不愿意再回到当初非常贫困的穷小子状态,很享受上层社会奢华的状态;另一方面菲茨杰拉德的作家本能却又在抗拒这样的生活,他不希望自己沦为金钱的奴隶,沦为为奢华生活买单的奴隶,他不想仅仅写些迎合市场需求、为了赚钱的畅销作品,他希望能够写出严肃的文学作品。在这段期间的菲茨杰拉德就是这样纠结和矛盾。这样一个纠结和矛盾的状态到1929年彻底消除了。因为他的事业随着美国经济的巨大崩盘也开始一落千丈,向他约稿的人越来越少,稿费也越来越少,最后他沦落到为好莱坞写些廉价剧本的地步。这只是事业上受到的打击,他生活上也受到巨大打击。他的老婆在1930年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事业生活的双重打击开始让菲茨杰拉德酗酒了。在长期酗酒、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下,1940年菲茨杰拉德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她的老婆泽尔达此刻已经住进精神病院好几年了。4年后,泽尔达死去了,她住的精神病院由于未知原因的大火全部被烧掉。泽尔达死于大火,死的非常悲惨。在菲茨杰拉德葬礼上,以前他的那些朋友都没有来看他,只有大概3个人参加了葬礼,此刻泽尔达在精神病院也未参加葬礼。这样一种场景,我们难道不觉得很熟悉吗?对,盖茨比当年的葬礼也是这样,同样的情景。所以我们讲到这里,难道不觉得菲茨杰拉德和盖茨比身上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吗?这本书虽然讲的是盖茨比梦想的破灭、讲美国梦幻灭,又何尝不是讲菲茨杰拉德梦想的幻灭呢?他在1925年就预见到15年后,自己最终的悲惨命运。所以为什么有很多人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觉得非常真实、非常感动、非常有冲击力,因为这本书太真实,它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它比真实还要真实。正是这样一种真实的效果,感动了无数美国人,让《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20世纪美国最为重要的文学经典之一。
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面对和盖茨比同样的情况,我会做哪些选择呢?又或者有时候我在想,盖茨比值得一个更好的结果。如果当时盖茨比能够看透爱情背后的虚无,能够回归到宗教或一些其他事物里,也许当时的结果会被改变,也许他不会死的那么悲惨。菲茨杰拉德也是一样,他如果能够看透爱情背后的虚无,或者说人世之间的空象,也许他最终的结果也不会那么悲催。但是有时候我又在想,对于书中盖茨比,这样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提这么多要求似乎是非常不公平。所以有时候我跟自己讲,我们也许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梦想和欲望到底是什么关系。在《金刚经》里有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佛教看来,很多事物都是像梦幻泡影一般,本质上是一种无常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的梦想也不过是披着光鲜外衣而已,也许它脱了外衣,里面的内容不堪入目。也许我们应该提升自己对于人性的感知能力,感受到人生的圆满也许是有很多不同维度,而财富只是其中的一种维度而已。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当今的中国社会和100多年前美国有非常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在美国当年发生的悲剧,也许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在这个时代重蹈覆辙,也许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好的人性关怀体系,这个体系由宗教、艺术、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公益组织等等组合起来,能够让我们在追逐梦想、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有一个地方休息一下、反思一下。
在这本书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这句话刻在菲茨杰拉德的墓碑上,我有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非常悲观,也许加上另外一句会更加好一些,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被浪潮推回到过去,但是为了明天的阳光,我们还是不断地向前划。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不起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