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爸爸做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发现有一项指标——碱性磷酸酶偏低!
当时问医生,医生说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来在某篇文献中也看到了这个酶,所以我就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它的作用;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K,这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中的酶,其中在肝脏中占据最多,其次是肾脏。属于同源二聚体蛋白,分子量为56KDa,每个单体有449个氨基酸组成。
碱性磷酸酯酶是一类能够将相应的底物去磷酸化的酶,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上的磷酸基团去掉,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羟基,这类底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生物碱等///
ALP的临床意义
ALP正常值:女性:50~135U\L 男性:45~125U\L
(不同的检验方法有差异!)
ALP值升高
一、肝脏
碱性磷酸酶有许多的组织或者器官产生,但肝脏是其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检查肝功能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1~12岁儿童碱性磷酸酶小于500U\L,成年后一般为45~125U\L。如果超过此范围,就说明肝功能中碱性磷酸酶偏高,临床上导致肝内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肝胆疾病
肝炎、肝纤维化、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此时碱性磷酸酶的值会达到正常值的两倍)、肝癌
2、服用某些药物所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增高
抗生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巴比妥类(异戊巴比妥、苯巴比妥等镇静剂)
此情况下,停止用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值水平
3、其他
其他一些疾病,如乳腺癌、肺癌、肾小球肾病等也会引起碱性磷酸脂酶的升高
温馨提示:碱性磷酸脂酶只是在上述疾病诊断中的一项依据,确诊一项疾病还需要辅助其他一些指标!!!
二、血液
由于碱性磷酸脂酶会由肝脏,肾脏以及骨骼等一些器官或组织分泌进血液,因此在血浆中碱性磷酸脂酶的值会偏高,临床上常借助碱性磷酸脂酶的动态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预后以及临床疗效。
二、骨骼
碱性磷酸脂酶由成骨细胞分泌产生,当骨头中的钙盐沉积不足,碱性磷酸脂酶的分泌就会增加;因此,可以借助碱性磷酸脂酶来判断钙吸收是否充足!
临床意义:
1、儿童在骨骼发育期或者孕妇以及骨折愈合期,在骨骼内的ALP非常的活跃,因此也会导致血浆中的ALP增加
2、另外,在病理上,佝偻病,骨上肿瘤以及软骨病等,也会导致ALP增加。
三、肠道
肠细胞产生的肠ALP大量释入血液,尤其是B型和O型的分泌者,以及通过肝脏引起的正常而快速的代谢
肠细胞产生的肠ALP大量释入血液,尤其是B型和O型的分泌者,以及通过肝脏引起的正常而快速的代谢
《检验医学网》最全!ALP多种形式的临床意义!
ALP偏低
1、贫血
2、儿童甲状腺功能不足
3、肾炎
4、病毒性感染
当然,造成某一种疾病的原因不能单单的靠一项指标进行判断,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信任医生,相信医生所做的诊断,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疾病扼杀于萌芽之中!!
最后希望大家适量饮酒,保护好自己的肝脏以及身体,健康,幸福的过好每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药学杂货铺
关注“药学杂货铺”微信公众号,科研不迷路
你的每一次阅读,都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