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逛吃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里都有一条意义非凡的小吃街。

我的小吃街应该不论条,论块。马路尽头划出的一块地,分出三条大过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算是最挣钱的违章建筑......

以下按喜欢上先后排名。

一、时间终结者灌汤包

大一的时候,为了适应学校11:50下课,13:20上课的奇葩作息,灌汤包简直就是小天使。

老板,两笼灌汤包,再给个小碗。

咬个小洞,嘬完汤,放碗里灌点醋,一口一个。

有肉,有味,省时,完美!四个人吃完的屉子摞起来e63的屏幕都装不下。中午还能腾出时间睡个午觉。

二、还可以再慢点酸辣粉

老板,一碗酸辣粉,重辣,打包。

我竟然到大学才遇到我的今生挚爱-酸辣粉,这里特指豆浆家的。

没事情的晚上或周末,最享受的事情就是打包一碗酸辣粉,找个下饭电视剧,一吃一小时。那时候豆浆家人少,就老板和老板娘两个人。老板娘在前面磨豆浆,老板在后厨做酸辣粉。从地瓜粉到花生、酸豆角等配菜,慢悠悠的融合成一碗精华。吃的时候也慢些,他家的粉涨了也是劲道。看看通红的脸,就知道这碗酸辣粉有多过瘾,有多满足。

三、明日君再来瘦肉丸

瘦肉丸这种食物也是我到大学才吃到。

怎么形容他呢……话到嘴边,才发觉这种食物已经融于我的生命里。主食可以是,夜宵可以是,小吃零食可以是,不知道吃什么,那就来一份瘦肉丸吧。

明明只是肉泥加面粉,明明汤也只是开水加简单的调味料,可就是不能自拔。

喜欢瘦肉丸咬在嘴里的感觉,不丰富却也没有肉的柴和腻;

喜欢喝一口汤的满足,熨贴;

喜欢到擦肩而过我都能闻出同学手上拎的是瘦肉丸。

周末回去,第一顿必是瘦肉丸。

四、多点辣烤面筋

烤面筋不算少见,每家烧烤摊都会有。

烤面筋小哥竟然能靠一辆小车屹立小吃街不倒。

烤面筋小哥只靠烤面筋便能称霸小吃街。

原因?尝了必然明白!

刚好的火候,面筋外焦里嫩,味道入里三分。

当然对于我来说不洒辣椒粉的烤面筋就是折翼的小天使。

老板,多点辣。一口下去幸福的要上天。

大一的时候还是看到小哥一人出摊,如今已是一家人了。同学们上课的时候,小嫂嫂看着摊子,小哥推着小推车带孩子去遛弯。

多好!烤面筋小哥找到了他的辣椒粉。

五、夫妻or兄弟铁板

小吃街拢共开了三家铁板,至今我不记得店名。

第一家是夫妻店,老板娘炒的粉分量大味道却淡些,老板炒的分量刚刚好味道也刚刚好。

带着大金链的老板总是笑眯眯的打招呼来吃饭啦。老板娘话少些,在一旁炒着饭,笑容不减。

第二家是兄弟店。其实应该是一家人都出动了,谁叫生意好呢。掌铲的两小哥是兄弟,长得胜似孪生。

天气稍凉的时候也总能见到兄弟两背后一台电风扇呼啦啦摇头扇着,热火朝天的架势总令人想来份炒饭。

六、下雨天和泡面更配的绿茶奶盖

我是个不喝奶茶的孩子!

直到遇到这家店,一开始还说抗拒的.

小吃街的奇葩,卖奶茶竟然吆喝!

帅哥,给女朋友带杯奶茶啊!

美女,带杯奶茶回去看书啊!

偶尔从隔壁超市拎桶泡面出来,奶茶小哥也能搭上话。

“下雨天,奶茶和泡面更配哦!”

但我抵制住了诱惑,坚持到最后...

我喝了。

除了我不喝奶茶,其次是实在不好意思在人来人往的街口承认我是美女,脸皮薄[正经脸]

但是室友卖的一手好安利,尝了一口就不能自拔。

醇香的绿茶,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带点咸味的奶油。

明明是很奇怪的搭配,喝起来却出人意料的和谐。

当然茶要醇,奶油要柔软细腻淳厚,别家的绿茶奶盖的味道...奶盖自己都要羞的沉到杯底去。

每次买一杯,慢悠悠的喝回寝室,然后拿勺子把杯壁、盖上的奶油刮干净,就跟酸奶舔盖似的。

新旧四年,不断更替,小吃街的不负其名,其内美食不及一一赘述。

朱阿根家的小哥人长的好看,烤出来的烧饼也比一般的好吃些,值得票圈一波广告。他家的小烧饼配上第一条街的肉丝粉,圆满。

大七家的丝袜奶茶别人喝了一夜看书到天亮,我一路睡回医院。?

两家东北饺子,我是没分出哪家更好吃些,反正不妨碍我加份卤鸡爪。

麻辣烫还是喜欢小吃街后面两家的,能点上20几块,满满一海碗撑到不行。

章鱼小丸子从小吃街搬到小摊又搬回小吃街更大的店面,他们家的花样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会被城管赶的小摊上也有不少好吃的,肉夹馍,土豆泥,烤冷面.....

胃只有一个,好吃的却如此之多,不胖才怪。

如果可以,我愿意胖些。

食物会成为一个地方的牵挂,

也许别的地方也能吃到,

可是换了个地方,吃起来就不是那个味道。

索性我还在这个城市,想吃了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也还能回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