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品正留春驻


    


       要想延年益寿,除根据个人情况采取相宜的养生之道外,更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关于道德与长寿的关系,唐初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的很清楚:“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他将道德修养列为养生之首,可见道德修养对长寿的重要。《黄帝内经》对此论述的更为精辟:“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道明了人的心里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人的疾病有许多甚至主要是由心里不健康而引起的。诸如心胸狭窄、阴郁悲伤、大喜大恕、焦虑恐惧、嫉妒多疑、信心不足等,长期如此,就会挫伤人的心灵,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加强道德修养,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则生理功能就会协调良好,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主明”与“下安”的关系。

       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和医学家也有许多论述。明代医学家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提出:“谦和辞让,损己利人,可以延年”,“孝友无问,礼仪自闲,可以延年”,“救苦度厄,济困扶危,可以延年。”《老子养生要诀》中将“名利”、“声色”、“虚妄”、“货财”、“滋味”“嫉妒”等列为影响长寿的社会心里因素。《千金要方》中引用嵇康的话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恕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这此论述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有些观点已经融入我们民族传统之中,如“公而忘私,损己利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这种美德亟须发扬光大,不要利欲熏心,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所侵蚀,影响身心健康。人活得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精神状态。鲁迅先生说过:“在生活的道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人德高品正,自然受人尊重,也就会活得潇洒轻松,幸福快活,永保青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602评论 0 33
  •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 因为这个问题百度谷歌上基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先说下场景: 公司的最新需求中要求加入一个滑动...
    陈长见阅读 671评论 0 0
  • 听着你的声音 慢慢的闭上眼 你是我最好的安眠药
    剑湘阅读 619评论 1 3
  • 当前下载的Eclipse Java EE 版本,已经包含了EGit,可以直接使用。在使用EGit前,电脑上必须安装...
    光行天下阅读 580评论 0 1
  • 2019年10月10日 钱小姐晚上来看我了,近段时间着实还是难受,把上次支付宝的聊天记录给她看了,她看了一点实在是...
    子脩阅读 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