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个词,你是如何下定义的?
一面之缘或是生死之交;从未见面或是屏幕之交?朋友这个词,太泛了。
我定义里的朋友,不多,就那几个。不嫌少,因为足够我去好好珍惜。
一
突然想起了那句“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就这么想起了三年前的那些面孔。
相识一年半,高三分班去了处于郊区的新校区。忘记了是怎么,就突然经常聚众搞事情。一下课,一堆人5 6个人,看着别人如箭射出冲向食堂,而我们几个人慢慢悠悠走在校道,经常将校道占得没剩多少空隙。那时候基本上学校就是家,而我们这群人就是一家人。
兜兜转转,到后来高中毕业,散落在各个城市和学校。于是一个不小心,就散落了几个人,只剩下我们几个了。
或许是因为我们都太像了吧,才能在被冲散的人群里,如此默契地互相寻找,微笑和拥抱。
二
大学后的生活,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圈子,同时也甩掉了不少地束缚,那颗属于青春狂热得躁动不安的心,就这么翻滚起来了。
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我这段年华里永远也忘不了的记忆。
厦门鼓浪屿的小巷里,霓虹灯闪烁的清吧里,留下了不少我们的欢声笑语,那温馨文艺的民宿里,藏着多少我们的私语和狂欢。
在偌大的城市到处游走,在不知目的地的公交车上,不知谁提议说去唱k,于是就在下一站下了车。汉子们拉着行李,女汉子们带着路。最终找到了一家快要停业的主题ktv。便宜到难以置信。7个小时68元,还送一壶清茶,还是kitty猫主题包厢。史上最便宜的k房了。
去上海,外滩的夜景,留下我们大大小小的身影。走着1公里的路,去追随上海的每一个气息。坐在地铁里,感叹着上海人的素质,的确让人称赞。夜晚走在大街上,看着着繁华都市不肯谢幕,说着那遥远的梦想,繁荣的都市总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努力,才跟得上它的步伐,这又是多少年轻人所望尘莫及的。
买回一袋袋的宵夜,一酒下肚,把酒言欢。一曲当,把纯真握紧。深夜的话,最发自肺腑。那些深夜的狂欢,从未觉得孤单。
我们聊着过去,青涩幼稚的我们却一去不再复返。一杯酒下肚,敬我们逝去的时光,也敬我们如此畅快淋漓的友谊。
三
我们之间,许久未联系,也很少彼此打扰。
知道都有各自的圈子,不必强行将那份友谊插播进生活的每个阶段,知道彼此安好就够了。
偶尔讨论起其他人,了解的,便说说他的境况。再追忆一下往昔,然后计划着下一次的相聚。
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支持着你。当初刚成立公众号时,那几个友人,未打招呼地便成了粉丝,也时不时地在后台给我建议或是与我聊聊。
朋友,在你们见面时,会舍去很多寒暄,化为一个久违的微笑,或是拥抱。什么都不想说,也不想问,只见到你,便是最好的证明。关于你我的生活,我们坐下来,好好谈。
上次阿P生日,他谁也没提前说,只是问我们有没有空出来聚聚。那时我也在广州,但忙着出差各种杂事,只能推脱以后再聚。阿狒也忙着琐事,都没答应。后来,阿胖才吞吞吐吐着很委婉地透露了一点。然后就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去应约,推掉了那晚的事。那天,望着手机屏幕,我觉得很愧疚。
阿P一直是一个会关心、照顾人的男孩,也很有担当,平时出去游玩都是我们的护驾。如今被我们两个女孩子忘了生日还拒了约,着实心里很过不去。一个蛋糕,一顿晚餐,一桌随性聊天,又是一聚。
我从不去想我们之间的未来会是怎样。我只知道,每一次的相聚,我都当作是最后一次相聚。放下手机,放下顾虑,放下包袱,去敞开心扉地聊天。没有利益,没有是非,没有堪忧和琐事。
四
前段时间发起的一个问题,关于如何看待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曾经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一句寒暄都没有。
大多数人都觉得,有些记忆和人,过去了就让它放在那里吧,尘封起来就够了,留下记忆中的模样。也有人说,没什么大不了吧,主动寒暄几句聊聊天,又有什么聊不起来的呢?没什么难的。
是我的话,会选择前者。
有些感受,会让你主动发出一条消息都要沉思和纠结很久,有些记忆,会让你害怕你们之间的一切,会在你一句寒暄之后,发现变得面目全非。所以,就让它留在记忆中吧。
但如今,当我体会到了这种境况的不妥时,我能做的,就是与现在一切我认为所值得的朋友,保持着我们能够共有的频率,将“连寒暄都害怕”的结局拖得越远越好,最好不要出现。
我会时不时问起你的近况;时不时调侃调侃你;或在深夜等下忙碌时,向你抱怨着生活的狗血;在你不断向上的人生里送上欣赏和赞美,然后默默向你学习……
希望你拿起酒时,能想起我。
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有欢宴我们一起狂舞。敬我们的友谊,
听到这些
你又想起了谁?
是那个有黑板的教室的最后一排,还是夜晚操场下的熟悉身影,或是某家大排档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