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花了两个半小时,看了一部几年前收藏在百度网盘的1993年老电影《喜福会》(The Lucky Joy Club)。电影讲述四对母女背后的故事,折射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女性意识觉醒、中西文化差异等。时隔25年回头品析这部电影,仍有万千感概。这部电影实在太经典(至少在华人圈),全程都有触动自己的情节,从这四对母女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妈妈以及身边人的影子。经典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它历久弥新、诱发思考、启迪心智,《喜福会》让我思考女性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影响。
电影角色
四对母女中,每一个女儿都受到母亲极大的影响,每一个母亲又受到自己母亲的极大影响。
第一对母女(苏Suyuan & 君June-Woo)中,苏在国内战乱时期曾丢弃一对双胞胎女儿,来美国后生下君;君是个乖巧、甜心的文艺女青年,但是她表现出不自信,觉得自己学习、工作、婚姻都没有达到母亲的要求。苏对君的要求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她能成为优秀的钢琴家,小时候女儿在钢琴表演中发挥失常,后不愿练习,便训斥道:“女儿只有两种:顺从母命的和随心所欲的(There are two kinds of daughter: obedient or follow own mind.)。”君长大后,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不自信,而主观上的不自信又造成客观上的不成功。
第二对母女(林多Lindo & 薇莉Waverly)中,林多是个强势、机智、天生叛逆的女性,年轻时利用自己的智慧成功逃脱童养媳的命运(我非常欣赏这个情节中林多的表现,即遇到困难不屈不挠、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薇莉一方面继承母亲的性格和能力,少年就成为中国城围棋冠军,成年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与歪果仁男票的婚姻遭遇母亲反对时,穷尽各类方法让母亲认可,另一方面,因为母亲无时不刻的高压、挑剔、不满意,导致她害怕母亲,少年时围棋比赛再也没有拿过冠军,成年后在第一次婚姻中顺从母亲与华裔结婚,离婚后与美籍男友相处总是担心母亲反对。
第三对母女(莺莺Ying-Ying & 李娜Lena)中,莺莺年轻时是个性格单纯、长相精致的富家小姐,嫁给风流公子后,不幸的生活便开始,因怨恨丈夫出轨歌妓,失手误将儿子溺死,后出现严重的抑郁和间歇性精神恍惚;李娜和母亲的性格很像,在婚姻中逆来顺受,与古巴丈夫过一切都AA的没有爱情的生活,后在母亲的引导下,与丈夫离婚,后遇到真爱。
第四对母女(安美An-Mei和露丝Rose)中,安美少年时目睹母亲在富人家当妾、后不堪重负自杀,在追悼会上找到自我,勇敢为母亲正名(这个情节有点过,一个小小孩子如何让一个大家族在追悼会上都听命于她);露丝在婚前是个独立、个性、有想法的女性,婚后逐步丧失自我,在婚姻中默默奉献,十分卑微,后在母亲的启发下,与丈夫修复婚姻裂痕(她的丈夫Ted也很有主见,在父母因家庭背景反对二人交往时,勇敢地反抗父母,在婚姻中也比较尊重露丝,希望听到她的意见,这是二人重归于好的基础。)
强势与弱势
近些年,“原生家庭”一词经常被提及,一个人的性格固然受基因影响,但更多地与后天成长环境相关。女性通常承担更多家庭教育的任务,因此母亲对子女潜移默化地产生更大的影响。强势的母亲,试图掌控子女,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一旦反抗便施加高压。弱势的母亲,性格柔弱,在家庭教育中处于缺位或半缺位的状态,对于子女没有给予恰当的管理和引导。不管是“虎妈”还是“猫妈”,她们培养的子女在内心深处往往没有安全感、自信心和个人主见。
朋友A,父母离异,母亲撑起整个家,性格要强,据说一直到本科阶段,衣服都是母亲选择的。A说在做决定时心里总是没有底,总要过问母亲;表面风风火火,但内心有种不自信,需要物质才能带来安全感。朋友B,父亲早逝,母亲供养三个女儿,健谈乐观,对孩子不会过多干预。和B的家人相处,完全感觉不到单亲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这三个孩子倒是一个比一个优秀。
我的母亲
四对母女中,最喜欢安美和露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对母女的关系和自己的很像。虽然影片并没有具体表现安美如何在少年时代教育露丝,但是从二人的对话中能感受到安美对于露丝的爱和尊重。安美发现女儿在婚姻中看轻自己的价值,鼓励她找到自我,变得强大。
这让我想起母亲教育我的方式。与包揽一切的母亲相比,她常常对我“授权”,放手让我做决定。从小到大,她一直都很尊重我的想法、我的决定。小时候买衣服,她总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她会给我参考,但是我自己决定买哪件衣服。高考报志愿,她让我自己选择,于是我漂到了离家2000多公里的北京。毕业和男票同居,我做好心理准备,等待电话另一端的抱怨和阻挠,没想到妈妈很平静地说“你们自己看吧”。妈妈不过问,归根到底是爱我、尊重我,把我当成对等的生命体,而不是附属品。所以,自己的内心很踏实,安全感很高,在做决定时不用畏手畏脚,不用害怕被批评被看轻。
共同成长
母亲对子女润物细无声,强势的母亲往往培养出无主见的孩子,乐观的母亲往往培养出幸福的孩子,开明的母亲往往培养出自信的孩子。当感觉“我的妈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时,反思自己,换位思考,尝试和母亲/孩子多沟通,每一次沟通都会带来新的改变。作为母亲,保持学习和开放的姿态,跟上时代发展和子女成长的步伐;作为子女,体谅和关心母亲,引导她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