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不长安

*《长安三万里》影评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毛头小子学司马迁写《史记》,但是写到最后却忘了写“太史公曰”。尽管行文仓促、逻辑潦草,然而赤胆忠心、实在可爱。

所以,请允许我为这个毛头小子“狡辩”几句。

首先,我要说明我心中的“电影”是什么,这是后文所有论证的前提。对我而言,“电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产生于编剧的心中,并借由导演交给观众,最终在观众的观影过程中得以完成。基于这样一种感觉,观众对电影表现出一种“双标”。对于自己讨厌的电影,他们的优点也显得突兀又不合时宜;对于自己喜爱的电影,他们的缺点也成为一种魅力。我在面对《宇宙探索编辑部》时,就曾表现出这种“双标”。若是其他电影像这样无厘头,我肯定会大骂编剧不负责任。但对于《宇宙探索编辑部》,我却坚持“荒诞就是荒诞,荒诞不需要理由。”

好了,书归正传,我要为《长安三万里》“狡辩”些什么呢?

有网友批评《长安三万里》的人物塑造不够饱满,电影中除了主角外的几乎所有人物都没有什么细节刻画,所以这些人物没有立住。但我以为不然。这部电影中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其中绝大多数甚至还是上学时的“熟人”。考虑到这种情况,电影中对于人物“点到即止”的刻画也不是不能接受。以影片中的配角杜甫为例,不必说片中杜甫年少时的活泼、成年后对李白的崇拜,仅仅是“杜甫”二字,就已经可以让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想到“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如此,王维如此,王昌龄如此,饮中八仙皆如此。

还有人批评《长安三万里》不符合史实,是对历史的亵渎。关于这一点,我不能为电影辩护,因为我本人也不是很懂历史,更不清楚那些诗人们交往的详情。但我认为,电影并不是历史本身。历史陈述的是事实,而这些事实是为人所用的。我们可以以史为镜,正衣冠;也可以以史为题,寄情思。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的《垓下歌》,难道真是四面楚歌时,项羽专门命人记下的吗?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过后,大丈夫尚不能幸存,更何况是一首小小的诗歌呢?这何尝不是司马迁对于项羽的一种想象呢?要知道,历史并不浪漫,历史总是缺乏诗意的,但如果对历史的诗意的改编可以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真实的历史,那么这种改编就是有意义的。

历史如此,诗歌也如此。尽管《长安三万里》中对于某些诗歌创作背景的描写与真实的创作背景有所出入,但也没人把电影当作教科书。诗人用诗歌表达情感,但诗歌一旦被创作出来,便不再属于诗人。当别人再用这句诗去表达新的情感时,诗歌便有了新的生命,这是诗的使命,也是别人的自由。编剧写的不仅仅是诗人的故事,更是自己对于这些诗人的态度和想象。难道电影结尾高适和书童关于各位诗人的点评,真是他们本人的想法吗?这何尝不是编剧在借高适酒杯,浇胸中块垒呢?没有去过蜀道的李白写的《蜀道难》尚可以被人们喜爱千年,一个编剧基于史料对诗人的想象又为什么不被允许呢?人们爱诗,爱的往往不是诗歌本身,而是被诗歌激发出的自己的感情。正如人们爱的从来不是王维的红豆,而是被寄托在王维诗里那份自己的相思。

此外,有人说《长安三万里》剧情松散,主线模糊,主题不明。这我无可反驳,但我仍然喜爱他的剧情,这里将我喜爱的原因分享如下。电影跟随高适的视角展开,而高适并不是什么皇帝、大臣一类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甚至他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一个无名之辈,这就决定了他所看到的历史是片面的。跟随他,我们看不到,或者说看不清,时局变化的真实原因。我们只能眼看唐朝由盛转衰,却和高适一样无可奈何。我们和主人公一样希望他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却也和他一样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幸而,在这个过程中,交到三五知己好友,识于微时,会于长安,以诗为乐,因寄所托。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真实生活在唐朝的无名小卒,这份真实正是我喜爱其剧情的原因。

以上是我为《长安三万里》所做的全部“狡辩”,如果你不认可,那也完全是你的自由。毕竟,为创作者找台阶从来不是观众的责任。“挑剔”才是观众的天性,也是创作者进步的动力。

最后,我还想聊一点题外话。“国漫崛起”的口号喊了许多年,那么观众究竟想在国漫中看到什么?

我不苛求在一部电影中看到全部的中华文明,一部电影能够讲好一个小故事就足够了。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必须是以中华文明为精神内核的。这种精神内核的体现,不是堆砌一些精美的画面就可以的。这要求创作者详细了解故事人物自身的心境性情,也清楚故事所对应中国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更要细腻地掌握含蓄的、东方的叙事风格。

不仅如此,“讲好中国故事”也对电影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想要多样化的电影,就需要电影市场拥有多元化的审美,只有好莱坞式爽片的套路是讲不好中国故事的。中国故事既歌颂取得真经的唐僧,也赞美逐日失败的夸父。我们不能让这些“夸父”死在自己的电影市场上。

我到底想在国漫中看到什么?我想看上古神兽,也想看天下苍生;想看帝王将相,也想看平民百姓;想看鲜衣怒马,也想看英雄迟暮;想看小桥流水,也想看大好河山。我想看王朝更迭,看他们璀璨繁华,也看他们油尽灯枯。我想看民族精神、家国大义,也想看个人命运、自我成全。我想看传统文化活过来,也想看新时代的文明替他们活。国漫崛起的办法不在远方,而在我们身边,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岁月里。

何日是长安?何处不长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69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9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9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9评论 3 4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3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1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9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41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