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徐斌老师《倍的认识》有感

在数学教育的领域中,每一次聆听优秀教师的课堂,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专业的成长。聆听了徐斌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这堂课犹如一场精彩的教育盛宴,以其独特的“无痕教育”理念和精妙的教学设计,为我带来了诸多启示与思考。

课堂伊始,徐斌老师便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在旧知的基础上思考新知识。这种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出发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倍并非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已学的运算算出来的,为后续深入理解倍的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别出心裁地将游戏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认识倍。在生活情境的创设里,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数学世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徐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他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拍手的次数,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这种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视觉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和立体,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徐斌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传达了一种教育理念:一节优秀的数学课,应该是宽容的、生动的、有趣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徐斌老师的《倍的认识》一课,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徐斌老师为榜样,努力将“无痕教育”的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巧妙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一定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