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上课很累。
至少有些时候会这样。
一节课5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然后再50分钟,这意味着几乎有90分钟需要全神贯注的听讲,记笔记,忍受饥饿,抵御玩手机的欲望,尽力跟上老师的思路。虽然接受知识的感觉很奇妙,很美好,但是有时候,就是感觉有些累。此外课下还需要复习、预习,更糟糕的是最后考试还要花一段时间的梳理、记忆、练习才能获得一个说得过去的成绩。
我觉得这种状态不太好,于是决定做些改变。我申请了一门课的免听,决定自己学习,来通过这门课的期末考试。临近期中,进度不怎么理想。可想而知,因为没有硬性上课铃声的制约,我常常会睡过,会变得懒惰,不愿每周花费足够多的时间翻书,翻PPT,做习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说到底,还是自控力不足,加上知识本身对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相比于网络世界)。
大学其实就是由一门门课的组合。通过课程,我们学习知识,积累所谓的专业素养。很容易觉得这种方法很“笨”,但是这存在一种强大的惯性。一段时间,很容易发生感叹:原来学了这么多!我都要跟不上了。
语言似乎要比文字容易被我们吸收。毕竟,语言是抑扬顿挫,存有变化;文字只是冷冰冰的白底黑子,需要琢磨。
但,写来写去,总觉得上课学习法有点问题。
1. 知识的教授存在老师的个人意见,这对于我们影响很大。
2. 难以自己控制节奏,有一种被强迫的作呕感。
3. 期末,笔记的用处不是很大。
4. 知识之间不存在逻辑的推理(或者可以说这种推理被弱化了),难以形成牢固的科学体系。
5. 互动少,灌输多
6. 没有一种知识的“力量感”
7. ……
毕竟,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课堂(狭义上的),靠自己的目标、能力、斗志进行学习,而“听着铃声来上课”,可以说,不能够强化我们这种自控的能力,反而弱化了。此外,课程缺乏对“灵魂”的关爱——艺术的教导。
“教育的主旨是指导人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