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在孩子刚刚步入小学,或即将进入小学的父母们,我们是否会偶尔感到焦虑,感到迷茫。对于一直以来注重应试教育的举国体制下,我们是否已经做好迎接孩子“职业学习生涯”的准备。本文基于这样的自然情景展开,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一年级!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历程。
对家长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因为,我们和孩子都要从头学起。
在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瞬间,最激动的是父母。
这意味着,孩子终于走上了人生重要的阶段——职业求学之路。
对孩子而言,他们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切从懵懂开始。
半个月的学校生涯。
父母已不再激动。
孩子也逐渐明白。
原来,学校是这么的不同!
不是来玩的,是动真格的。
不是随便跟着老师念念就行。是要真正掌握,老师要抽查的!
不是随便认识些简单的字就行。是要认识很多字,还要会写的!
不是随便学学拼音就行。是要用拼音拼出汉字,还要会朗诵的!
不是随便糊弄一下就行。是要上传学习视频,每天都要打卡的!
不是差不多就行,是真的学会了才行。
不是学会了就行,还要每天打卡才行。
不是打卡了就行,老师还要评比才行。
不是评比了就行,是要达到熟练才行。
于是,孩子们不停的重复着,写啊写,念啊念,读啊读,背啊背。
每天都在重复着……
哎!连我也感觉到了这巨大的压力。
但!
不是老师非要这样做,是教学任务这样要求。
不是教学任务的问题,是实际情况就要如此。
前面的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就会出问题。
二年级的孩子能成篇的写字,能自己认字做题。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之一!
父母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因为,一定有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天,饭桌上,和儿子说,再给你报个画画班吧,儿子瞬间泪流:“你们把我玩的时间都占了,我想玩!”
哎!真不知道那些报了两个、三个,甚至更多课外班的孩子,是怎么度过的。
于是,我们继续上着一个课外班:跆拳道。
现在仅上一个课外班的孩子,绝对是个稀罕物。
时间那么少,想玩的却那么多。
怪不得孩子们会感叹:“上课和下课的时间能颠倒一下,该多好啊!”
我问儿子:“你们课外都做些什么啊?”“什么也不做啊!”“课间十分钟,什么也不做!?”“排队尿尿、喝水”。
哎!看来他们并没有掌握这十分钟的真谛,这么宝贵的十分钟,都被这些无聊的事情所占据,孩子,你应该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再说了,一泡尿还能憋死个人,大不了上课时,打个报告!
哎!老师不允许,反复强调着课上的纪律:“不要在上课时尿尿,这样你会打扰到老师的讲课思路,也会打扰到其他小朋友的”。什么时候,孩子的学习也要这么争分夺秒!
我们小时候,瓶子都是放在窗台上,甚至很多孩子都不带瓶子,因为水房里有自来水,大大的水房,卫生间是公用的,也是大大的,随便找个地儿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然后就是玩!
哎!现在孩子,绝对要比大人辛苦很多,地铁上个个拿着手机的大人们,有几个会认为站在或坐在小凳子上,和你一起挤地铁的、还在埋头苦读的孩子是辛苦的!
哎!每每看到这些,我就会感到莫名的压力,连旁观者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孩子们不会吗?会的,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压力,这种压力是铺面而来的,常让人透不过气来!
兴高采烈进入小学的孩子们,在发现了学校的“真相”后,开始出现不适。很多孩子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大哭大闹,拒绝上课外班的情况。
我们要给孩子留出过度的时间,允许孩子暂时的不完美。
否则,再这么下去,在没有良好的应对之策的情况下,很多家长要么放弃,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这种水平,没那个天分!要么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的、追赶的状态,你我的这种状态也必然导致孩子们的焦虑!
一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家长们一定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痛苦中学习,在痛苦中习得各种习惯,虽然学习本身是辛苦的,但家长们最起码要想办法,让它变得不痛苦。
关于这个话题,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会慢慢展开,敬请关注!
#心理学知识25#
成为你自己02│哺育你的精神胚胎: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每一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话,都会成为他自己,这都会很美。精神胚胎的养料是感觉(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给感觉的定义是: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例如,视觉就是你的眼睛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时的产物)。并且,精神胚胎会自动指引一个人去做事情,所以孩子们的自发行为,都有深意。因此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那么就会破坏孩子的这种感觉,也破坏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能力。
心理学故事:父母不要过多的管孩子,因为无论你的方法多高明,都意味着,你切断了孩子和事物的直接联系。而孩子又的确需要各种束缚,处理方式是,将管教限制到最少的程度。
——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