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说增长见识最好的方法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可是,有的人去过很多地方,见识却并没有什么提高。
比如说,熟人王大妈。王大妈家境殷实,儿子孝顺,退休后有钱又有闲,没事就爱去旅游,据说去过30-40个国家,当然,好多是10天8国那种跟团游。
王大妈对国外的人文、建筑、历史等统统不感兴趣,还不停地抱怨国外的食物难吃,道路狭窄,老外呆板。她只喜欢在打卡景点拍照后发朋友圈,买买买更是最爱。
王大妈去过的地方多,增长了不少见闻,有了一些谈资,随便吹吹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罗马大剧院、悉尼歌剧院、美国时代广场等,也能唬住不少同龄人。
类似王大妈一样的游客不少,出国住廉价宾馆、吃改良的中餐,对博物馆、历史建筑等统统不感兴趣,最喜欢的是买买买。因为语言不通,也不能和当地人交流。
这样的旅行,能增长一些见闻,却无法增长见识。
所谓见闻,字面意思是见过、听过,知道的多,不一定有深度。
而见识则是对见过、听过的信息加工处理后,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所提高。
2.
那怎样才能通过旅行来增长见识呢?
我认为,首先得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庞贝克有句名言:“很多时候,出国旅行的人带了太多不该带的东西,我指的未必是衣物,而是过多的期待和刻板印象。”
心态开放才能让以一种中立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国外的东西。
有的人去国外老觉得别人这里很“奇怪”,那里很“荒谬”,殊不知在别人眼里,我们可能也同样。
很多年前,一个老外对我说:“”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奇怪,吃饭居然用两根棍子”,我目瞪口呆,真是少见多怪。
作家余华在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让人开阔眼界。
我去印度时,不会只看到别人的贫穷、落后,我会看到印度人的友善和乐天知命。
我去伊朗时,不会把它当成一个西方人眼里的“邪恶国家”,我会感受他们璀璨悠久的波斯文化。伊朗人是我见过的最好客的,波斯美女也名不虚传。
我去美国时,刚离开拉斯维加斯一周,那里就发生了枪击案。但我不会认为美国就是一个枪支泛滥,到处都不安全的地方,那只是小概率事件。
我会欣赏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比如大峡谷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等,我也会感叹于美国人的规则意识,文明程度高。
不排斥,不二元对立,我才能看到更多。
3.
其次,还得有思考的习惯。
就像读书一样,如果不思考,读再多的书也没什么卵用,学而不思则罔。同理,去过再多的地方,没有思考、对比,最多就只能像王大妈一样增长一些见闻,而不是见识。
去泰国清迈时,我发现那里的人节奏好慢哦,他们看上去是那么平和和快乐。
穿拖鞋、短裤,在清迈小城里闲逛,无所事事,我感觉好惬意,好希望美好时光就此停留。原来,放慢节奏真的会让人快乐!而我们崇尚的效率,“时间就是金钱”,虽然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未必能为我们带来幸福。
清迈之行,让我学会了放慢旅行的脚步,从此告别“用最短的时间,去最多的地方”的旅行方式,我开始懂得了欣赏“Slow travel”。
太极拳、瑜伽和冥想无不强调慢,只有慢下来,才能真正放松。
我们在去斯里兰卡旅行时,6个人包了一个面包车和司机,司机熟悉路况并兼任导游,一路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收获颇多。9天行程2,000多公里,包车总费用才人民币3,000多,真是价廉又物美。
司机向我们展示他儿子贷款买的车,也在跑旅游,希望我们能给他儿子介绍业务。
我们问他,“以你们家的经济水平,算不算中产?”,他居然不理解middle class这个概念,在我多次描述后,他才说,他们没有中产的概念,只有有钱人和普通人两种人,他就是普通人,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对此他非常满意,并不羡慕有钱人。
我很惊讶,按照经济学理论,橄榄型社会才是一个最和谐、稳定的社会,中间大,两头小—中产占主流的社会。但没有中产或者说不提倡中产的斯里兰卡,我们看到的却是和谐和幸福。
餐厅服务员脸上挂着真诚、灿烂的笑容,服务周到、贴心,好像老朋友一样。这样的笑容和服务意识在国内几乎找不到。
其实,斯里兰卡的服务员收入也不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崇尚精英、追求成功的社会,而服务员处于社会的底层,收入低,不受尊重,没有职业认同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当服务员。
而在斯里兰卡,服务员并不受歧视,社会也不过分推崇精英等,人们从简单的工作中也能找到尊严,服务员的孩子也当服务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乐天知命了,心态自然好。
或许还因为其宗教信仰的缘故(主要是佛教),有信仰的人终归要幸福一些。
如果一个人只想获得幸福,是否一定要成为精英,追求辉煌呢?
经济水平远不如中国的斯里兰卡,平均幸福指数却高于中国,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4.
如果没有读过万卷书,去再多的地方也不过是个邮差。
我很欣赏一个旅行达人李欣频,北大创意讲师、著名广告人,作家。在过去22年里,去过44个国家。写过一系列关于旅行创意的书。
她有三多:读书多、看电影多、去过的地方多。
她提出,旅行就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是最剧烈改造自我的手段。把自己当成当地人,假设你下辈子投胎到这个国家,你如何过生活?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异国的血,在精神上混异国的血。
不论断、不贴标签,没有成见,看见事物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不用旧的神经元来反映当下的人事物,才会长出新的神经元来反映“被你视为全新”的状态。
我心中没有固定“家”的概念,对我而言,所到之处就是我当时安身立命的家,整个地球就是我的生命范围。
这样的奇女子,大量读书和特殊的生命经历拓展了她的见识,拉大了她的生命弹性,她写出来的书也充满了创意、让人脑洞大开。她的旅行观影响了我。
小结:旅行并不一定就能让人增长见识,除非你放下成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喜欢思考并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旅行只不过是为了出去放松、放松,欣赏一下风景,调剂一下身心。我们大可不必非要赋予旅行过多的意义。
不管能否增长见识,有机会出去走走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