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为没有什么思想是改不过来的。后来愈发认为,思想一旦成型,是很难揉碎上炉再重造的。
因为人性:
1、习惯待在舒适的环境里。
2、接受新的思想,本身带有怀疑。你不能轻易否定长久(30年)积攒形成的行为习惯——它至少帮你走了三十年的路途,似乎没有发生什么灾难。
3、改变的过程要承担无数次的痛苦,这痛苦可能要贯穿后面的一生。
讲这个,是因为自己在选择上的摇摆,到现在仍然存在。而且时常猛烈。
反思自己当下。大多是一种逃避做决定的态度。一边正在“享受”温水煮青蛙的工作。一边投资之路的放任不去决断。当中的享受工作占了大头。
按之前讲到的说法,投资的体现要客观表现在资金的增长。当下表现了。去年的收益高于自己的应计工资。今年目前的收益是两倍工作薪金。
按此因素,其实是可以“拍案而起”下决定的。但好像比照这样的年龄,以及资金存量,都是理性上需要缓上一缓的。
当中有这么几个节点。如果要下定决定。当下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资金收益的持续性能否继续,也就是投资本领的自信程度是否完成了。
另外的一些节点类的因素——就像做什么事情,不要意气用事。要理性判断。比如等到40岁。比如结束今年的收益还能否保持。
长远的看法去解决当下肯定是少错的。
那就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
而关于投资知识的学习。硬核心态的修炼。则需要积极对之,不能懈怠,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躺在之前的收益里而自我麻痹。
同样的其实也是站在长远的时间去看当下的问题。因为寿命有限。时间短暂。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变得紧张起来。且还有温水舒适的麻醉剂。都在侵蚀下决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