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七十四
原文
余在粤,自东而西,常告人曰:“吾此行,得山西一人,山东一人。”山西者,普宁令折君遇兰,字霁山;山东者,岑溪令李君宪乔,字义堂。二人诗有风格,学有根柢,皆风尘中之麟凤也。折君见赠五首,录其二云:“南国多芙蓉,北地饶冰雪。风土固自殊,气类有差别。如何邂逅间,投契若符节?兰馨蕙自芬,松茂柏乃悦。物理有如斯,心知不容说。”“经年废吟咏,对客类喑哑。岂无风人怀?所嗟和者寡。今逢袁夫子,方寸有炉冶。只字精搜罗,箧衍重包裹。敬宗讵不聪?能知世有我。自惭苦窳姿,一顾成硕果。于我虽无加,益以成公大。谁能充是心,用以宰天下?”李君于余起行时,道送不及,到泉州后寄诗云:“岸边双树林,来对兀沉沉。挂席去已远,别醪空自斟。烟寒过客少,江色暮楼深。谁识此时际,寥寥千载心?”《湘上》云:“孤月无人处,扁舟先雁来。”皆高淡可喜。
译注
我在广东,自东到西,常常告诉人家说:“我这次出行,得到山西一人,山东一人。”山西人,是普宁县令折遇兰,字霁山;山东人,是岑溪县令李宪乔,字义堂。二人作诗有风格,学识有根底,都是凤毛麟角的人物。折遇兰赠我五首诗,摘录其中的二首:“南国多芙蓉,北地饶冰雪。风土固自殊,气类有差别。如何邂逅间,投契若符节?兰馨蕙自芬,松茂柏乃悦。物理有如斯,心知不容说。”意思:南方的芙蓉生长繁茂,北方却冰雪覆盖。风土固然各自不同,气候也各自有别。怎么在这期间相遇,会感到意投契合就像持有符节一样?兰花和蕙兰各自芬芳馨香,松茂柏翠愉悦成趣。植物之间尚且这样,朋友之间两心相知就不容分说了。“经年废吟咏,对客类喑哑。岂无风人怀?所嗟和者寡。今逢袁夫子,方寸有炉冶。只字精搜罗,箧衍重包裹。敬宗讵不聪?能知世有我。自惭苦窳姿,一顾成硕果。于我虽无加,益以成公大。谁能充是心,用以宰天下?”意思:常年不再吟咏诗词,面对客人好像无言以对。难道是没有诗人的风情和情怀?只是所吟咏的很少有人跟我唱和。今天遇到袁先生,写诗作词就像有了炉子的冶炼。搜肠刮肚、字斟句酌,诗箧打开再重新包裹起来。像敬宗一样太不聪慧?能让先生认识我这个人。我自惭形秽粗糙质劣的样子,被先生一通点拨居然成为硕果。对我来说虽然没有增加什么,好处是成就了您的伟大。谁能有这样充盈的心胸,用来治理天下该多好?李宪乔在我起身出行的时候,没有来得及道别送行,等我到了泉州后他寄来诗句:“岸边双树林,来对兀沉沉。挂席去已远,别醪空自斟。烟寒过客少,江色暮楼深。谁识此时际,寥寥千载心?”意思:江边两岸的树林,来来回回相对无言,兀自沉沉。先生已经挂帆远去,分手的酒只能独自一个人对空长饮。烟雾冷清来往的客人稀少,江边暮色映照的楼阁深重。谁能记得我这个时候,寥寥寂寞千载的心情呢?他的《湘上》诗:“孤月无人处,扁舟先雁来。”意思:在那孤月当空孤寂无人的江水上,一叶轻舟比雁子还早先来到。都是高远淡雅值得欣喜的诗句。
折遇兰(?~1793),字佩湘,号霁山,阳曲县南沟村(今山西省太原古交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清代诗人、书法家。折遇兰生平廉惠明敏,所至俱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霁山文集》《看云山房诗草选》,辑诗200余首,选有《古文集宜》,均刊印行世。他的生平事迹,在《山西通志·人物卷》有传。折遇兰的为人与才识,还受到当朝名流纪晓岚的赏识,据清《折氏家谱》记载,遇兰为纪晓岚的三大门徒之一。他一生先后在甘肃、湖南、广东等地当了八任知县,县县留下了他的伟大诗篇,处处流传着他的光辉业绩。
李宪乔(1746—1797),清诗人。字义堂,一字子乔、义堂,号少鹤。山东高密人。清乾嘉间“高密诗派”的代表人物。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四十一年(1776)举人,中举后虽步入仕途,但心境仍不脱贫寒之气。乾隆六十年(1795)知归顺州事,明敏刚断,有政才,礼士爱民。尤工于诗。政暇,常以教州人士。州人粗知韵语,皆宪乔所教也(《镇安府志卷二十二·循良五》)。为桂林李厚斋、秉礼父子环碧园上客。工诗文,善书、画。袁枚称赞宪乔诗“高淡可喜”,是“今之苏子瞻也”(《随园诗话》)。著有《少鹤内集》、《鹤再南飞集》、《龙城集》、《宾山续集》、《拗法谱》及附《通转韵学》,编有《六家诗选》(陶、王、孟、韦、储、柳)、《韩诗臆说》等。生平事迹详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诗人征略》卷四等。
许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支持“废王立武”,官运亨通,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兼任太子宾客。显庆元年(656年),拜侍中、监修国史,封高阳郡公,代李义府为中书令。龙朔二年(662年),拜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衔。三年,拜太子少师、同平章事,位极人臣。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致仕。袁思古:“敬宗位以才升,历居清级。然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落。闻诗学礼,事绝于趋庭。纳采问名,惟闻于黩货。请谥为‘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