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精神萎靡的时候,我就会像个机器一样刷微博,一瞬间仿佛从一个万人仰慕的读书人变成了隔壁村儿爱八卦的王大婶儿,瞅瞅东家长西家短,看看哪家恩爱的明星夫妻出轨了,哪个综艺有了丑闻,笑一笑,鄙夷一番。但因为我平日里不自觉暗示着我自己是个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所以时不时地,会刷到一些大V的鸡汤软文,什么一个人的成功是从早起开始的,放下手机去运动吧,某成功人士强调某优秀品质在他人生路上的重要性,人丑就要多读书云云……每次看到这样的鸡汤,我就特别像一个垂死之人被当头敲了一大棒槌,虽说没有醍醐灌顶之效,但也惊吓得不轻。多年的学习素养强迫我内心滋生出无限的愧疚之意,仿佛我这大半日来的颓废和放纵,竟似乎是铸成了大错,不仅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兄姐,还对不起我祖上三代老农民的勤恳。
其实挺困惑的,我只是情绪低落而已。
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火爆大江南北之后,我们这些即将被迫迈入中年的90后的父母辈们,更是用鸡汤攻陷了我们的朋友圈,动不动就震惊!不看就后悔!永葆青春她竟然靠这个!看得我们更是捶胸顿足,巴不得每个人都练就一副金刚不坏的好身体,大彻大悟的好心态,好像只要贴上了鸡汤里标榜的那些标签,我们就能做不拖后腿的好公民。可是,除了内心那瞬时的一点激荡,留给我们的,还有什么?
只有困惑罢了。
总有人问路成功。可现实真的很残酷,成功不像word里的文字,能即时的粘贴复制。那么问题就来了,成功人士所谓的经验,也就是我们常常趋之若鹜的鸡汤里重要的调味品,到底有何意义价值?
记得墨西哥有一位学者的演讲,谈到成功人士所谈经验的碎片化。她说所谓的成功经验,大多是残缺的,至少只是某个成功人士经历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成功是合力的结果,有必然,也有偶然,但可以肯定的是,绝没有雷同。鸡汤里所谈到的,大多是旁观者甚至是当事人在回望成功之路时,得出的一些从大众身上也能发现的一些共性特征,正是这些特征的普遍性,才开拓了鸡汤市场。
残忍的是,我们必须要认清一点,鸡汤里的成功,只是人生的砖瓦,可能是锦上添花,但绝不会是雪中送炭。
闭眼干了这碗鸡汤,品味过后,睁开眼,发现刚吃完饭的碗筷依旧泡在水池里,洗衣机旁仍旧摞着小山一样的脏衣服,书桌上仍是未处理的文案。
我不会做那种让人眼光缭乱,各种花样的菜式,可是饿肚子的时候,我也会仅用一个电饭煲,把我大包小包从超市提回来的各种米米菜菜丢到锅里,吃得酒足饭饱,顺带打几个悠长满足的嗝。朋友圈里很多人晒着美食,别人拿着刀叉笑,我舔着自己的汤勺笑。
这个时候我感觉其实每个人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之前看刘瑜写的送你一颗子弹,当时感觉特别喜欢她那种洒脱不娇柔做作的个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她也是别人眼里的所谓成功人士,可她的生活真是接地气到让人大跌眼镜。 她从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但也不妄自菲薄,就这样天天放飞自我,快乐地扑腾。
突然想起之前小A跟我说的一句话:道理我懂,可我是个人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被长辈师友训导的时候,内心里的小人儿足以拿十个奥斯卡,发誓要天天向上好好做人,恨不得不眠不休不吃不喝,重新做回祖国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可是,往往一觉醒来,眼睛一闭一睁,就蒙圈了,不由发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然后脸一洗,衣服一套,镜子前一站,嘀咕一声:哦?
别人一问,今天咋样,你摇摇头说,还那样呗。
所以那些鸡汤还是看看算了吧,如果真的想喝,偶尔自己喝两碗,也没什么。再好喝的汤,也做不了人生饭桌的主菜,米饭是要吃的,面条是要吃的。更何况,鸡汤这东西,若不亲自去下个厨捣鼓那么两回,你根本就不知道怎样的汤合你的口味。人生百味,还需自己体会,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