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


雪一样的花

今天是亚小婆的葬礼,她生前似乎说过,死后估计来送的人会更少了吧,像是一种极有先见性的语言。

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她的儿女们像往常的风俗一样,嗷嗷叫的哭了几声,据说是为了压住鸡啼的声音,莫不是怕她再从那冰冰凉的地面上在爬起来?她大堂侄子七十出头,整一个皮包骨头的样子,不久之前,他还把她狠狠的揍了一顿,因为她登门把他教训了一顿,就为这事,这个只有一米四的老太太,愣是被别人揍的连滚带爬,可她一句疼都没有喊,滑稽的是,她走的时候,他竟然还坐在身旁,说是要守着亚小婆离去。家属都催着他赶紧去把家族里的人们叫起来了,因为要为上午前来的“大力”(方言,即抬棺的人)准备一餐饭,还要忙着买菜做菜。

先是三叔家的媳妇儿赶来了,忙问说昨晚几点过世的,她走到里面去,亚小婆已经被盖的严严实实的,只剩下一个香炉摆在她的头正前方,来的人都会往里面插上三根香,也有一根的,为了缅怀,不知道真假。不久,三叔的儿子也走过来了,大家盘算着买几只鸭、几只鸡,做什么菜,并且把任务都安排好了,谁家媳妇儿做哪些,平常这些个儿媳妇儿、孙媳妇儿们,见着她可是咬牙切齿的恨和看不起的,因为她很凶,今儿个竟然全部都到齐了,还个个都热心肠的做起饭菜来了。

太阳终于探出头来了,做法事的师傅们也都到了家里,一共有四个人,到了之后就很熟练的扎起了礼花,还有横幅和幡,他们细细的询问着家里有几个儿子、几个孙子、几个玄孙、几个曾孙......就好像是查了户口一般,相当的敬业。除了扎纸花外,他们还会是今天的乐队,负责整个现场的“演奏”,不一会儿唢呐声、钹声、锣声、鼓声就响了起来,告诉着街邻四坊,这家里有个人死了,而且年纪还不小,还有“奏乐”的声音,这样大家便会传开了,到时候出丧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在小卖铺那,看看热闹,主要是看他家是不是“人多势众”,是不是放的大鞭炮。

门口贴着一张经由算命大师推算出的“课书”,上面详细的写着及时“给饭”、几时“入棺”、几时“放棺”,还包括多少岁的人不能再什么时辰看,实在是太详细不过了,就连死了都考虑的这么的周到,好像是一场不能玩忽职守的盛典。

快到晌午的时候,法师们会让家属跪在一张桌子前面,每个人手里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根幡,嚎哭着逝世的亲人,以表示心里的不舍,不相干的人,则是打了条红布过来,丢在地底下,站在一旁看热闹,约上三两个熟悉的人,大家一起坐着聊天。

走完这个仪式,突然听到外面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冲进来,抬进棺了抬进棺了,抬着几根大的木棍进来,村里的人们都管这几根东西叫“山牛”,几个人便撺掇的把亚小婆抬进了棺材里面,那一刻正厅大门紧闭,除了她的儿子,就是一群不相干的人,在她旁边吵吵闹闹,他们不断的往她的棺材里塞着黄纸,就为了把她固定住,抬的时候稳当,不至于东倒西歪,也为了他们能够跑得快。

天边突然转阴了起来,正如她凌晨一点半走的时候,天空下了丝丝的细雨就停了一样,可是这次没有下雨,只是阴着天,不是那么的热了,可能是为了让她更好走一些吧。

当她真正的把土覆盖完之后,天空就飘起了倾盘大雨,一粒一粒的拍打在坟头上,可能是她不想出来了,也不想听见这外面的声音,所以把它拍的更严实一些。

她的大女儿回来对她的孙子说:“你看今年奶奶去世,往常都没有来的一些人,今天可是倒好都打了布过来了,有面子勒......”

我想起她被人追着打,每次走路都会被人白眼的画面,朝着家的方向磕了个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狐小灵正在往城门的方向直奔,虽然她知道城门的防守已经加严了,但她总有办法混出城去。 没一会儿,她便到了城门口,果然...
    可可豆子阅读 120评论 0 5
  • 由于工作繁忙我已经三天没有买菜了,都是室友在超市随便购买一些,三个人每天吃着米饭大白菜烩火腿肠。今天正好有空,一看...
    南方信使阅读 588评论 3 5
  • 曲径黄叶地,青石不沾痕。梵呗声不住,僧伽绕阶行。堂前数干竹,佛前一朵花。遍寻菩提者,咫尺不见人。
    双子座的娜娜阅读 193评论 1 0
  • 1、我为什么听话? 我是一个从小到大超级听话的孩子,妈妈说什么是什么,不会反抗质疑,她已经成功地用“要听话”把我麻...
    果然是果然阅读 882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