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一个以一对多的沟通过程:效果好,同一时间就能让很多人明白你的思考,并且对你有好印象;反之,不仅沟通无效,还会在同一时间让很多人对你的印象直线下降。
各位看官好,欢迎用待在空调房的小手点开我的晨读感悟,每天写作一千字,坚持带来大改变。喜欢变化、好奇心重的我游荡了三天,又乖乖回来写文章了,也算是在间歇性暂停中保持前进吧。
今天的晨读文章让我想起来了迄今为止印象比较深刻的三次演讲,复盘来的太迟,但会多多少少给自己以后的演讲中有所指导。
001
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演讲,应该是在初入大学时竞选学生会文艺部干事,那是纯兴趣导向,感觉喜欢就去参加了。
偌大的一个礼堂,跟现在的快男海选一样,每个竞选人用一分钟时间介绍自己,再回答一个竞选岗位的相关问题。当时觉得难如登天——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用麦克风说话的经验。现在回想起来,那不就是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然后说服评委选我么。
稻田和夫说过,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首先自己要相信一定能成功,再配合极致的努力,那么老天都会被你感动。可惜的是,我仅凭着不够浓厚的兴趣,和自己都觉得不可能脱颖而出的心态,以及毫无技巧可言的短暂发言,再加上被一个相关问题堵得哑口无言的状态,意料之中,我落选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真是有勇气,这勇气还真是可爱。一个演讲者,无论是什么样的主题,想传达什么样的想法,如果你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没有感动自己,拿什么感动别人?更别谈什么语速的技巧和语言的修饰了。
我想告诉18岁的自己:如果你想用演讲感染别人,首先要100%感染自己,再加上必胜的信念,这才是成功的前提。
002
第二次印象深刻的演讲发生在两年后。
在大学混迹了一番,各方面能力有所锻炼并取得进步后,我被系主任叫到办公室,让我作为学生代表在几天后的大一新生入学军训时发言。
这次发言的目的是传达学校办学理念、老师们的殷切期盼,和众学长学姐们的祝福。现在回想起来,这也算是一次演讲,能让众多新生对校园产生良好印象,也能够在艰苦的训练中被肯定,被鼓励,被赋予自信和憧憬。
我感觉自己责任重大!
这一次,我不再毫无准备,将演讲稿写了几遍,反复检查,最终合格并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演讲过程很顺利,几乎是脱稿背诵,表情很丰富,也配有相应的肢体语言,可,为什么我没有从众学弟学妹们的眼中看到我原本预计热情高涨,以及被鼓舞的士气?反而是那种“你讲我听着,听过就算了”的毫无互动的状态,为什么?
现在发现,原来问题出在稿子上:稿件通篇都是讲道理,送祝福,没有任何生动的,能勾引起听众兴趣的内容。如果我是大一新生,恐怕我也会有如此反应。很显然,这是一次没有失误但也没有任何效果的演讲。
我想告诉20岁的自己:人们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如果在你的演讲内容中穿插恰当且生动的故事,在语言表达中多用用比喻句、排比句、感叹句,那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毕竟,一篇只有理论或者道理的文章,也许只有你自己才懂,《伊索寓言》和《安徒生童话》流传几千年一定有它们的道理。
003
转眼间,我工作了,并且迎来了入职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演讲比赛,比赛的主题是——对帮助过自己的同事表达感谢。
这是一次到现在都令我印象深刻,且衍生了一系列回报的演讲,我感谢它。
当时,我用了三个观点、三个故事、三幅手绘漫画、三处总结,三次现场互动,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演讲比赛,收获了无数掌声和陆陆续续的表扬,并且在日后给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中,这篇演讲稿转换成了各种形式的内容,效果颇佳。
因为这一次,我在撰稿时,首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了自己,其次用真实且修饰过的故事感动了听众,最后用以“3”这样易于接受的逻辑思维方式构建了我整场演讲。听众感同身受,所以,意料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想对25岁的自己说:用心的努力才是高效的捷径之一。想要把事情做好,你需要利用一切资源去辅助事情前进,再加上强烈的愿望和及时反馈改进,老天都会被你感动。
这也许不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次演讲,却是我最应该感谢的一次。
这就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三次演讲。你发现了吗?演讲的提升都是靠实战一点点积累下来,再配合反思,才能取得进步。
你我皆凡人,用心做事,踏实做事,结果才是必然的。现在的我在不断地阅读中,了解到了很多演讲的方法和技巧,才知道这门“功课”的深厚和不易,好在还不算晚,还有时间可以进步。
演讲有三宝,用时方恨少: 动情x故事x逻辑,没错,是乘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如,我们现在就珍惜每一次实战机会,开始演讲的刻意练习吧!